•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增强群众获得感 文化甘霖惠及民生

2022-02-11 15:35 来源:南方日报

  广州荔湾,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三馆合一”项目建设紧锣密鼓;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建设如火如荼,智慧图书馆成为城市亮丽风景线;“粤书吧”等新型阅读空间在南粤大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佛山邻里图书馆项目摘得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2020年国际营销奖第一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途径。广东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列为文化强省建设十项工程之一,列入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将文化建设融入实现全面小康的总体工作中。

  近年来,广东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将文化强省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切实转化为南粤百姓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攻坚补强  建设世界水平  文化设施标杆

  在广州白云新城,外观取意自“清泉石上流”的广东画院新址落成,建筑形式新颖独特,富有浓郁岭南文化风格。

  在荔湾白鹅潭,投资逾28亿元的“三馆合一”项目建设火热进行,其外形宛如一艘巨轮,寓意满载岭南文化艺术瑰宝从珠江边扬帆起航。

  “十里红云一湾水,八桥画舫十六亭。”在海珠湖的旖旎风光中,古色古香的广州文化馆新馆在城市中轴线南端拔地而起,初露真容。建成后的新馆将集公益演出、培训展览、非遗保护传承于一体,成为广州另一张城市名片。

  在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正加紧建设,一批国际一流水平文体设施浮出水面,深圳科技馆(新馆)、深圳美术馆新馆进入施工阶段,一批世界级公共文化设施将在未来几年成为城市新地标。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广东要高水平打造一批体现广东特色、中国风范、国际水平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汪一洋说。

  “余生永不忘你。”2020年,湖北籍务工人员吴桂春给东莞图书馆的深情留言刷屏网络,感动万千网友。近年来,广东出台《广东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全民阅读在南粤大地蔚然成风,以广州为例,截至2020年底,全市平均每5.2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

  去年11月,第二十二届深圳读书月拉开帷幕,缤纷多彩的阅读活动席卷鹏城,梦想之城处处弥漫文化气息。

  佛山南海区,小女孩“闹闹”的家变身“小橘灯下”邻里图书馆,墙壁上挂着众多卡通绘画,旋转书架上摆满了儿童绘本……“闹闹”妈陈丽莉担任馆长,她告诉记者,“小橘灯下”迄今已组织近百场国学演出、亲子故事会活动等,成为远近孩子的精神乐园。如今,佛山有邻里图书馆1309家。2020年7月,该项目荣获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2020年国际营销奖第一名,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界首次获得该项桂冠。

  随着“粤书吧”、深圳智慧书房、韶关风度书房、中山书房、河源槎城书吧等约2000多家新型阅读空间、文化空间在南粤大地涌现,广东文化惠民之“网”越织越密。

  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中,明确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三馆”建设,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考核。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核心,广东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十三五”期间,广东共投入公共文化财政资金29.6亿元,位居全国首位。截至目前,广东建成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50个、文化馆144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619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6011个,基本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提升效能  数字化“云上大餐”  服务升级

  “团团圆,四四方,祖祖辈辈住中央,风里来,雨里去,围龙屋里享安康。”走进位于梅州的中国客家博物馆,讲解员正在录制短视频。2020年3月,该馆直播首秀,一小时吸引了13.3万名网友观看。

  广东一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一手抓住数字时代发展机遇,以新技术手段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任督二脉”。

  疫情期间,各大文化场馆纷纷闭馆,线下公共文化服务按下“暂停键”,但广东的文化生活并没有“打烊”,居民可足不出户享受“云上”文化大餐,体验直播逛展、数字阅读、云上课堂、线上看秀……广东各公共文化场馆顺应“互联网+”新趋势,为公众提供了种类丰富、品质优异的线上文化产品。

  去年9月,省公共文化服务“三百工程”走进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黄坭塘村,为村民送上“中国共产党党旗诞生历程”等展览,一幅幅老照片带领村民了解党的光辉历程……自2017年起,广东启动公共文化服务“三百工程”,由群众“点单”,每年为粤东西北地区“输送”300余场展览、讲座和演出,让优质文化资源惠及偏远地区民众。

  去年4月23日,“粤读通”在“粤省事”平台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已有超14万名读者领取证照,享受全省21个城市、22家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图书借阅、电子资源浏览下载等服务。

  “摄影展览、非遗集市、DIY手工课堂……广东省文化馆的‘文化在线’平台好好玩!”家住清远连州的初二学生郭子欣惊喜地发现,该平台不仅提供线上看展,还提供各类精彩演出、展览资讯。

  广东省文化馆数字文化部主任方崴介绍,目前广东省文化馆统一建设了覆盖全省“1+21+N”的广东省数字文化馆系列平台,全面提升全省文化馆数字化服务能力。截至2020年底,该平台已实现与全省71%的市县级文化馆对接并提供数字化服务。

  “广东逐步建成省级综合性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架构,打通各级文化场馆数字平台的壁垒,让优质文化资源‘活’起来,实现城乡民众共享。”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说。

  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广东的公共文化服务正走上“云端”、触及“指尖”、送达基层,以更多元的形态、更优质的内容、更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滋养南粤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塑造品牌  “百姓舞台”带动  湾区同频共振

  “那一天你拉着我的手/让我跟你走/我怀着那赤诚的向往/走在你身后……”在“同饮一江水”2021劳动者歌唱大赛(东莞赛区)海选现场,72岁的叶少虎深情演绎歌曲《把一切献给党》,赢得了全场掌声。

  热爱唱歌的叶少虎是社区文体活动积极分子,大大小小的舞台亮相让他成为了社区红人。“没想到退休后的生活,如此充实!”叶少虎笑道。

  近年来,广东打造“同饮一江水——劳动者歌唱大赛”、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等一批省级文化惠民品牌,涌现出广州“羊城之夏”、深圳“鹏城金秋”、清远“乡村村晚”、云浮“农村村晚”等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

  南国书香节、深圳书展、深圳读书月等活动每年如期而至,成为深入人心的文化品牌活动,全民阅读书香阵阵弥漫广东大地。

  琳琅满目的群众文体活动,为文艺爱好者搭建圆梦“舞台”,也为运动达人开启各类赛事“跑道”。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11城市48公里徒步大会、穗港杯毽球锦标赛、大湾区传统武术交流赛等知名群众性赛事蓬勃开展,打造湾区群众共融共享盛会,同频共振加强湾区“向心力”。

  2021年初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和数字化建设,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群众艺术交流合作等。广东积极打造大湾区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文化品牌活动、文体嘉年华活动,带动湾区民众同频共振。

  自2019年起,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采购会以线上、线下等形式,在东莞已成功举办三届,成为粤港澳地区文体和旅游产品交易“大超市”,为大湾区11座城市居民提供文体、旅游等丰富多彩的公共服务。

  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白雪华期待,“十四五”时期,广东继续打好“湾区牌”,打造湾区各城市同频共振的文化体育嘉年华,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强有力的“文化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 黄楚旋 毕嘉琪 李培

编辑:周存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