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闻网《行尊》系列甫一播出,就收到很多读者的热烈反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行内人”——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周秦汉唐视觉符号的研究专家蔡昌林,他说:“这个专题太好了!立意好!做得好!采访好!制作更好!”
讲起与“行尊”袁仲一的交往,他回忆道——
转眼陕西历史博物馆开馆30多年了,我是1987年底进入陕西历史博物馆筹建处的,当时33岁,报到时的人事编号是66,筹建处工作证的编号也是66。这的确是一个吉祥的预兆!
文物和历史是我从小的爱好,能在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国家级博物馆工作直到退休,是非常荣幸的,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感谢每一次机遇的恩赐!感谢每一个帮我助我的贵人!而袁仲一先生,就是我最先遇到的贵人之一。
1974年兵马俑刚刚被发掘的时候,我还在西安美院上学。当时学校开了一辆卡车,组织到临潼去观看正在发掘中的兵马俑,那时还在一片柿子树林里面。当时不知道,后来我从照片上才发现了,当时在坑里一直主持发掘的就是袁老师,还给我们讲发掘的意义,这个事在以后见到袁老师时我还提过。从那个时候起就对袁老师心怀崇敬。
因为在筹建处多次邀请文博专家论证开馆陈列方案的机遇,我也有了请教和接触袁仲一先生的机会。我正好承担着《陕西古代史陈列》秦段形式设计任务,展品中除了在展柜内外摆放的从秦雍城、秦咸阳城到秦始皇帝陵出土的文物如“金釭”“虎符”“兵器”等数百件真品外,还有“秦陵铜车马”原大复制品,而另外8个兵马俑真品的陈列是重点。为此,在方案设计时,我参阅了兵马俑外展的所有形式,参阅了兵马俑文物在海内外的展陈资料,那些展出中,有的利用万花筒原理,用三棱镜将有限的真俑展品表现出更大更多的阵容。而陕西历史博物馆和秦俑馆同处一城,观众必然要去秦俑馆,所以阵容不是我们要表现的主题,而我们馆的展陈应在科学性学术性上下功夫。于是提出复原一个未破坏时俑坑过洞的方案。袁仲一老师首先肯定说,这正是包含他在内的考古发掘者希望看到的。
这个想法虽好,但实现很难,因要完善方案,必须做大量的前期工作,等于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好在有袁老师他们的成果在先,我有了底气。在反复考证的基础上,按照考古报告的发掘数据,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画出了平面图、立面图和效果图,并且标上准确的尺寸,这些是严格按发掘报告提供的数据做的。
效果图
1989年10月,锦州博物馆开馆时,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委会的会议中,有一个议题就是专门讨论《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形式设计方案》,我们馆四位形式设计师带上自己画的立面图、平面图、效果图和场景图全部参加,那时我的方案在秦段陈列中,复原一个没有毁坏时的秦俑坑立面方案,受到与会专家一致的肯定,并且在一年半后开馆陈列中由我监制完成,成为陕历博基本陈列中唯一的场景。
画背景透视图时,我们根据袁老师的建议,大胆地给秦俑部分位置着了色。当时,彩色秦俑还未出土,后来的发掘保护证明:袁老的建议是及时而正确的!也说明我们画得有了科学性学术性的高度。
这个方案,将立柱、棚木和顶上铺的席子都用剖面实材制作,地砖用树脂做成原大,前面陈列两排真俑,后面用透视图表达深远。
修改后、正在安装时的陈列图
这是当年让西安美院学生修改秦兵马俑坑过洞场景复原背景的照片。
因此,真正制作好后,我又请袁老来再把关,设计图、制作图都是我按秦俑坑发掘资料绘制的。袁老认真看后表示满意,提出一个细节需修改:“画面上秦俑有几处铠甲是下压上了,正确的应是上压下。”我为袁老的认真、细心、负责所感动,立即叫来西安美院的同学做了绘制修改。
陈列透视图
这就是当初安装在那个场景最里面的透视图。安装好以后,又在前面按设计图加上了一个立柱单元的实景衔接,就是上一张陈列图照片上我站的地方,上面可以看到立柱上方实体过梁与透视图无痕连接。而在下面的仿地砖一直延伸到场景立面的平台,其上陈列了两排八个真俑文物,并在前三面加立面玻璃用以保护。
展出十五年来,接待过数百万的观众,反映都不错,还经常有游客像敬神一样虔诚地将钱币从玻璃上方投进去。2007年改陈时拆除后,我留下准备当垃圾运走的两块背景透视图板,因为太大,请了一位木工锯成六块,保留至今。
《行尊》将“秦俑之父”袁仲一老师50年的秦俑情结娓娓道来,不仅是对老一代考古人奉献精神的肯定与弘扬,更是为后人保留了一份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