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记者 罗俊杰 通讯员 钟茜)9月18日上午,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广东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系列活动之“郑仙文化演义”在广州市白云晚望“云山珠江讲古台”激情开讲。活动邀请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副会长曾应枫、知名广府文化学者、广州大学特聘研究员、广州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饶原生,广州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广州道教仁威祖庙顾问黄文舜,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陈瑞芳教授,书画经纪人、菖蒲文化专家朱长虹,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钟瑞军,广东决策研究院旅游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地标美食评委劳毅波等专家和学者。
本次活动旨在弘扬白云山郑仙文化、传播健康养生理念,来自社会各界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共同探讨“郑仙诞养生文化”的内涵、传承和发展,从民俗、医学、文化、道学、美术、旅游及饮食等多视角诠释“养生”文化的真谛。活动现场,专家们围绕“养生”主题,从白云山“郑仙传说”畅谈民间养生之道。
曾应枫副会长向现场观众讲述了郑仙诞的由来,从民俗传承方面提出郑仙文化内涵仍要不断深入挖掘、普及和传播,让广大民众知晓认同;饶原生老师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讲述了菖蒲的文化渊源,以“广州第一草”的提法将菖蒲的文化地位进一步提升;陈瑞芳教授从医药养生的角度介绍了郑仙文化元素之一的“菖蒲”的药用价值,分享了百岁老人邓铁涛教授的长寿秘诀,指出养心、养德的重要性。
活动期间,白云山管理局局长刘巍表示,将继续在社会各界人士及在场众专家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朝着推动郑仙文化做大做强的目标努力,积极推动申报“郑仙传说”晋升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