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遗传承中的创新: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

2017-09-22 15:39 来源:南方网 罗俊杰 管志雨

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展览室一角 李细华摄

南方网讯 (记者 罗俊杰 通讯员 管志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作为人民情与理、技与艺的智慧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命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9月22日上午,由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网信办主办,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具体执行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广东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系列活动之“家国同庆人月圆——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系列活动”在广州289艺术园区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正式启动。

广东省文化厅党组书记汪一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南方日报社社长刘红兵,广东省广轻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白涛,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垂林,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陈杭,广东省广轻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花红林等领导嘉宾,以及多位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青年艺术家出席了启动仪式。

“年轻人心中的岭南非遗”主题分享

启动仪式以“大小记者话非遗”访谈环节开场。广州著名漫画家、“炭烧老广”系列漫画作者胡庆麟,中山大学教师、中国二十四节气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申遗资料画作者林帝浣,“广式红木宫灯”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罗敏欣在现场分享了“年轻人心中的岭南非遗”。随后,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裴继刚、广州文木文化遗产服务中心主任朱钢两位非遗专家应邀上台,从各自专业角度为岭南非遗活化传承“支招”。

“广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非遗保护工作也走在全国前列:我省出台的《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是《非遗法》颁布后第一部地方配套法规;广东对非遗传承人的补贴也在全国领先。”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陈杭在致辞中表示,“广东积极参与文化部、教育部联合组织的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并组织相关培训;由省文化厅、经信委、财政厅联合发文执行的《广东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也在日前正式印发,对我省未来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嘉宾共同为“创意宫灯”举行亮灯仪式 李细华摄

国庆长假与中秋佳节将至,非遗传承人罗敏欣与多位小朋友以“家国同庆人月圆”为题共同创作的“创意宫灯”,在启动仪式上亮相。现场,领导嘉宾共同为“创意宫灯”举行亮灯仪式,宣布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寓意岭南非遗薪火永传。

关注:

广东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147项

据了解,广东省目前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0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84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729人。

“活起来·火起来——年轻人的非遗故事”系列报道启动

此外,由《南方日报》、南方网、南方+联合推出的“活起来·火起来——年轻人的非遗故事”系列报道,也在活动现场正式启动。系列报道将聚焦近年广东年轻人自觉传承非遗、活化非遗的案例,展现岭南新生代的创新思维与文化情怀,揭示岭南非遗的“活力之源”。

广东首家省级平台型非遗工作站于今年7月揭牌

今年7月,在广东省文化厅的支持下,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广东省广轻控股集团共同建立的广东首家省级平台型非遗工作站——“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正式揭牌。本次系列活动是由工作站具体执行,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岭南薪传——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人月两圆——中秋悦缘创意灯会”“林帝浣二十四节气水墨国画展”和“2017‘我是非遗小记者’成果展”等。“岭南薪传——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全方位展示了五年来,我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

编辑:旭生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