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粤东野语|“㧡担子”

2024-11-11 12:11 来源:南方网

  都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其实也可以说一代人有一代人要㧡的担子。

  之所以现在讲此话题,是因为奶奶120岁冥诞将至,而她当年留给我的关于㧡担子的谜团久久未解开。它困扰了奶奶大半生。2001年临终前尚清醒时,她再一次跟我叨起它……

  叙事:“那个女人”

  奶奶说,事情发生在“闹朱毛”时。那年秋收已毕,一天凌晨,她和村中几个姊妹提着扁担等东西出了门。此行她们要先到坝头墟,在盐库领取两包食盐,㧡着它们沿一条老石路(又称“米盐古道”)去寻乌县澄江;然后再从澄江㧡一担大米到梅县丙村。

  天刚放亮,她们已经过八尺墟。见路边有个茶亭,大汗淋漓的她们放下担子,坐在麻条石板上歇气、吃早餐。突然,奶奶感到肚子不适,便起身去亭背山坳解手。走过一株大樟树时,蓦地听到有人在叫:“大嫂!大嫂!麻烦汝(你)来一下……”奶奶着了一惊,定神一看,原来是樟树根边躺着一个女人——她头发蓬乱,两眼红肿;上身穿着血迹斑斑、破破烂烂的蓝色对襟衫,下身系一条四处是洞的黑裤子;打一双赤脚,脚板脚背皆血肉模糊。正当奶奶以为遇上了“讨饭婆”时,却看到她右手握着一把短枪。这让奶奶越发慌张;但出于同情,仍斗胆问她要做什么?她招手让奶奶过去拉起她靠樟树坐好,然后问有没有吃的?——她说已三日么食饭哩!奶奶一听,马上跑回亭子拿上饭团和洋锡壶冲了下来。姊妹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跟着跑下来,当看到“那个女人”(下简称“她”)时都不禁惊叫起来。但她只勉力朝大家笑了笑,放下枪,从奶奶手上接过饭团就大口啃食起来;但饭团太硬,她被噎得差点昏过去。奶奶拿水灌到她口中,许久她才缓过气来。奶奶问她里人、做什么的?她笑笑摇摇头,说:“大嫂,多谢汝(你)!汝等人(你们)还爱(要)赶路,就唔再麻烦汝等人哩!不过,出去后千万唔好同人讲见过涯(我)。好么?”奶奶她们听了,默默拿出些饭团或熟番薯放在她面前才轻手轻脚离开。不过,在奶奶转身时,她轻声问:“大嫂,知唔知去井冈山走奈条(哪条)路?”奶奶说,们都没去过那里,只知大概方向,于是就指着山路同她讲了一番……两天后,奶奶她们回程经过八尺,专门去大樟树下探看,现场除一滩发黑的血迹和几丛压歪的乱草啥都没有。她们纷纷猜测:她可能是个“朱毛贼”(国民党对红军的蔑称)吧?伤那么重,能去哪里呢?

  讲到这里,奶奶一脸茫然。我追问:“以后没再听说过她了?”奶奶叹口气说:“也有,不过不敢确定。”大约半个月后,奶奶又㧡盐去澄江,在交接货物时听当地人说几天前民团抓到一个“匪婆”,但伤太重,还没审问就断气了,民团的人随便找个地方将她埋了。我急切地抢话:“那是否同一人啊?”奶奶苦着脸皱着眉头想了很久,然后以非常自责的语气说:“就是不知道啊!所以我几十年都不得安生!——唉!如果当时问出她的姓名、是哪里人就好了!到现在我只记得她讲的话同我们差不多……如果……要是当初我们偷偷把她藏起来,会不会就没事了?”说这话时,奶奶双眼溢满浊泪!

  “她究竟是谁?”因时代久远,又隔省隔县,特别是我一直不在家乡工作生活,自然无从解开它。就在我以为已把它忘了时,谁知最近在查阅闽粤赣边地“米盐古道”资料时它又在脑海里蹦了出来,并衍生出另一个谜团:为何客家人要从江西㧡米到梅县、又从梅县㧡盐到江西呢?为寻找答案,我决定做一番考证。

粤赣古道(平远段)。图片选自“打卡广东红”小程序

粤赣古道(平远段)。图片选自“打卡广东红”小程序

  考证一:㧡担子

  先从文字着手解谜——

  一直以来,客家人大多把挑担子说成㧡担子。“㧡”读khai1;出现较晚,许慎《说文解字》未收录——反而有“挑”字(挠也,从手,兆声。一曰摷也。国语曰:却至挑夭。土凋切。)《康熙字典》【卯集中】【手部】云:“㧡,《唐韵》胡改切,《集韵》下改切,音亥。动也,减也。又《集韵》许既切,音饩。动摇貌。又户代切,音瀣。于贵切,音胃。义同。一曰担也。”说明㧡字唐代已出现,但到宋《集韵》才明确记录它有“担也”之义。不过,有专家称,上古虽然没有“㧡”字,但其“本字为‘荷’,古有‘挑’‘担’义。《公羊传·宣公六年》:‘有人荷畚自闺而出者。’何休注:‘荷,负也’。《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温昌衍著《客家方言特征词研究》)至于客家地区何时以“㧡”替“荷”的,则查而无了。于是有人干脆把两者合而为一,如罗美珍等主编《客家话通用词典》:“【㧡(荷)】khai1<动>挑,担:㧡(荷)担子*野辛苦(挑担子很辛苦)。”而由“挑担”之义又引申出“承担责任”“担负重任”,“㧡担人”则被喻为肩负重责或重任者。

  接着看看㧡担子“上江西下梅县”缘由——

  张维耿编著《客方言标准音词典》载,挑夫在梅县叫“㧡脚欸”[kai1 giog5 e3:“往摆(亻+厓 ngai2)阿婆辛苦做㧡脚欸,㧡盐上江西,再㧡米下来(以往我奶奶辛苦当挑夫,挑盐到江西,再挑米回来)。”]此词条反映一个历史事实:㧡担子“上江西下梅县”是许多客家人的“人生状态”。

  话说客家先祖从中原迁居闽粤赣边地后,生存环境异常恶劣。除了山高路险、猛兽横行、瘴疬肆虐,“短缺经济”是最大问题:有些物品是全地区普缺,如食盐,由于本地不产盐,只能靠外地引进——自北宋起,这里或吃淮盐、或吃漳盐,或吃潮盐。有些是区内严重不均衡,譬如粮食,赣南产粮,所谓“赣亡他产,颇饶稻谷”(天启《赣州府志》卷3);但闽西、粤东北等地却因山多田少,“可耕者十仅一二,且土瘠而稼穑多艰,力勤而收获常歉”(嘉庆《平远县志》卷一),导致入不敷出,于是赣南的粮食便源源运往闽粤等地。同时,山区盛产木材、茶叶等货物,但缺牙膏、牙刷、电筒等洋货和海带、咸鱼等海味……于是,在严酷交通条件“作用”下便催生出富有客家特色的商贸业和交通运输业:崎岖山路多,恶潭险滩多,骡、马、车严重不足,便涌现出㧡担大军。毛泽东同志在《寻乌调查》中说:寻乌县每天向梅县输出米共计一百担,“全年三万六千担。”而寻乌缺盐、洋油等,需从梅县或兴宁等地运来——梅、兴距寻乌城均240里,“陆路运输工具大多数是活人的肩胛”;从寻乌门岭去梅县,“脚夫们一担货去,一担货回”。其实,在寻梅间㧡担子的队伍很小,大规模的在汀江、赣江和韩江各中转码头,譬如,清末民初,汀江峰市鼎盛时“挑夫不下3000人”,韩江畲坑墟“日有3000-4000人”。(参见周雪香著《明清闽粤边客家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

  这些“㧡脚欸”自然包括我奶奶等大量客家妇女——她们从小吃苦耐劳,农忙时干农活,农闲了“挑盐肩粮”挣家用,对家庭的贡献往往比男人还大。(参见本专栏《“四头四尾”》一文)

  我曾问过奶奶:从梅县丙村或平远坝头挑盐到寻乌县城要走几天?奶奶说,由于全是山路,有的很陡很滑,一天最多走三四十里,一来一回至少五六天。“那能挣多少钱呢?”奶奶说“闹朱毛”时江西米一担卖8元、盐则1斤8分钱到1角钱,㧡“一转”(一个回来)一般能得5-8角钱。

  再追寻㧡担子对客家家庭和社会的功用——

  “想起㧡担係(真)奔波,盲曾(mang2 tien2,没有)歇下就想坐。长年㧡担冇(无)米煮,哪有空闲见阿哥。”这是旧时大埔流传的一首客家山歌。它从一个侧面唱出了客家妇女㧡担子的艰辛。

  不过,㧡担子虽然很苦,但其作用很大。从小的方面说,它曾是帮补甚至维持众多家庭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奶奶就说过:“农闲时㧡来的钱唔算多,但蓄起来到第二年春荒时能买来一家的救命粮!”从大的方面说,它是促进当地商品经济发展、减轻“短缺经济”压迫的“功臣”。更为重要的是,放眼历史长河,㧡担子还是客家民系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有专家称,自北宋起,因为闽西和赣南缺盐,而官盐质劣价贵,不少官吏还借机盘剥百姓,导致民间㧡盐走私成风,在闽粤赣山区踏出无数“米盐古道”;当官府打击走私镇压“盐枭”时,民众(包括从中原等地迁来的客家先祖、畲族人和原土著人等)奋起反抗,先后掀起众多规模不一的“动乱”或“起义”,“大大促进了闽赣边地族群之间的交流融合”,使“汀赣两州人文性格更加趋同”,族群语言、习俗“更为一致”,从而有力地推动“客家民系形成”。(参见谢重光著《福建客家》和靳阳春著《宋元时期汀州区域开发与客家民系形成》)如果此说成立,那么,客家民系也可说是“㧡”出来的!

  考证二:她是谁?

  最后回到奶奶讲的谜团:那个受重伤的女人究竟是谁?

  我认为,要弄清其身份,先要从时间着手。奶奶说事情发生在“闹朱毛”那年秋收后。据查证,所谓“闹朱毛”是指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井冈山红色革命。该词出现于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和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及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原宁冈县龙市镇)胜利会师之后。虽然我老家平远与井冈山相距仅几百公里,但崇山峻岭重重阻隔,“闹朱毛”的说法不可能很快传过来。不过,最迟也不晚于1929年底——当年10月31日,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四军进攻梅城失利,首次进入平远;11月1日,红四军在石正召开前委(扩大)会议;朱德还到石正中学为师生作了题为《要为革命读书,读书不忘革命》的演讲。同月13日,红四军回师闽西,再次进入平远。红四军所到之处广泛宣传,使工农红军——在当时老百姓口中就是“朱毛红军”声名远播。由此可以推断奶奶口中的“闹朱毛时”应是1929年,最迟不超过1930年。而“秋收后”,则当是在公历10月底或11月初,因为按时令,梅州秋收一般在10月中下旬完成。所以,我认为奶奶遇见她的时间当是1929年11月或1930年11月。

  又:奶奶说她手拿枪、说客家话,最后还打听去井冈山的路线,由此推断,她应是客家籍红军战士。因为,“朱毛红军”活动的井冈山等地属客家地区,红军中有众多客家籍官兵。结合红四军1929年10月、11月在梅州和闽西的行动,我认为奶奶遇见她的时间为1929年11月,而她大概率是一位受伤后急于归队或身负特殊使命的红军战士。此外,查地图可知,当年从平远八尺上井冈山,寻乌澄江是必经之地,因此,那位被民团抓住但伤重去世了的女人应该就是奶奶在大樟树下遇见过的她。至于她姓甚名谁、哪县哪乡人、年龄多大等则无从得知了。

  记得小学语文有一篇课文叫《朱德的扁担》,讲的是在井冈山革命时期朱德和战士们一起下山挑粮的故事。老师总结道: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朱德总司令等无数革命先辈㧡担子“㧡”出来的!从此意义上说,那个牺牲在澄江的她也是其中一个“㧡担人”!她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必将激励新时代的“㧡担人”继续奋力前行!

——姚燕永@粤东野语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