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晚,“万象向南——《花城》45周年暨第八届花城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广州市文化馆剧场揭开帷幕。
典礼现场群星闪耀,李敬泽、麦家、陈晓明、阿来、东西、徐则臣、张欣、李宏伟、何平、尹学芸、张楚、班宇、张执浩、陈年喜、蔡崇达、陈楸帆,以及濮存昕、林墉、林蓝等文艺名家出席本次盛会。
17部获奖作品诠释文学繁花
“花城文学奖”旨在鼓励原创文学创作者、奖励卓有成绩的文学原创佳作,聚力文化精品创作生产,提升文艺创新创造能力。
第八届花城文学奖从2019年到2023年在《花城》杂志刊发的作品中,评选出了17位获奖作者。17部作品浓缩了《花城》丰富的文学世界,也展现了《花城》对于文学不懈的先锋探索。
李宏伟用词语热诚地勘探写作的边界,展示文学的“宏伟之志”;张欣在历史岁月中追溯岭南故事、广州故事;丁颜在高山和草原的交界处写作,跨越隔阂与偏见;尹学芸将《苹果树》栽种在“罕村”的土地上;韩松落是逸闻的拾荒者;杨知寒如野马下山,冲决亲仇交织的家族藩篱;阿乙在致敬中缓缓讲述南方小城的故事;班宇直击当代青年与城市现实的博弈;徐则臣沿着运河南下,为奔波的跑船人著篇立传;薛超伟在日常中,读取一草一木对生命微茫的启示;作家焦典异质天成,构建了一个原生奇幻的彩云之南、纸上红河;雍措兼顾民族表达与共通体验,更新了读者对康巴文学的期待。陈年喜发自内心的呼吸和呐喊,以悲悯心观照群体,理解世界,何平穿透话语圈层,以批评的活力与锻造力,发掘了众多新锐的作家作品……
此次花城文学奖设立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散文、评论奖6个奖项。其中,李宏伟《灰衣简史》、张欣《如风似璧》获长篇小说奖;丁颜《雪山之恋》、尹学芸《苹果树》、韩松落《我父亲的奇想之屋》、杨知寒《连环收缴》、阿乙《二见未婚妻》获中篇小说奖;班宇《羽翅》、张楚《和解云锦一起的若干瞬间》、徐则臣《宋骑鹅和他的女人》、焦典《六脚马》、薛超伟《化鹤》获短篇小说奖;张执浩《没有结尾的梦》、雷平阳《夜伐与虚构》获诗歌奖;陈年喜《人们叫我机师傅》、雍措《越来越薄的等》获散文奖;文学评论家何平获得本届花城文学奖唯一的评论奖。
文学与艺术交相辉映的绚丽之夜
本次典礼的执行团队以“花城文本”为创作蓝本,邀请各界艺术家和创作者共同设计,依循“四方来信,投递祝福;文舞南方,花开无尽”的理念,结合经典文学文本与AI技术,以影像、话剧、音乐、舞蹈的多元艺术形式呈现。文学、艺术与数字科技紧密结合,共同绽放。
广东作家欧阳山创作的《三家巷》,描绘20世纪20年代南方革命斗争,被誉为岭南生活的“百科全书”,花城出版社就是最早出版《三家巷》的出版社之一。在典礼上,《三家巷》片段由朗诵家祖晴和沙画家美序合作,以全新的艺术形式重现广州这座岭南花城的绚丽生机。
在典礼中,林墉用艺术描画岭南地区的时代印记,以其独特的“南方美感”为中国当代美术带来了全新的审美面貌。
在大提琴深沉的乐音中,著名艺术家濮存昕朗诵了《花城》杂志曾刊发的史铁生名篇《病隙碎笔》。濮存昕走近光影中的轮椅,以他独特的朗诵风格,与一生游走在死亡边缘的史铁生精神共振。
陈楸帆的科幻小说《大有》探索AI写作的可能与局限,典礼团队用科技迎接科幻,以AI实验小剧场的形式展现这部作品。
散文家李娟用自己的声音,为此次典礼朗读了《遥远的向日葵地》的段落。李娟的散文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2024年,李娟《我的阿勒泰》更是成为散文影视化现象级爆款作品,带动《遥远的向日葵地》《冬牧场》《羊道》三部曲等“李娟·花城”系列非虚构作品百万级畅销。
《花城》杂志不仅散发文学之光,也蕴含艺术之韵。典礼呈现了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的《花城》文本,也在音乐艺术上展现了南方特色。
据介绍,整台晚会所用音乐皆为原创,来自中国澳门的音乐家黄纪航为典礼谱写颁奖音乐,根据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创造五种不同风格的戏剧化配乐。男声组合“太阳之子”,由陈国科、陈岸如、陈泉章和黎耀江四位广东东莞一线文艺工作者组成,担任晚会全程伴奏,为观众带来别开生面的和声之美。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
图片由花城文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