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由中国现代文学馆、花城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文学馆·学术青年工作坊(四)——李娟和她的阿勒泰”在广州花城文学院举行。
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花城出版社社长、《花城》杂志主编张懿出席并致辞。活动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宏伟主持。
王军在致辞中介绍,今年是《花城》杂志创刊45周年,中国现代文学馆建于1985年,明年也将迎来建馆40周年。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馆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多场包括读书会、研讨会、学术工作坊等在内的文学活动,策划了一系列文学展览,旨在有力推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相关学术研究,有效培养学术中坚力量。
张懿在致辞中说,此次活动是《花城》杂志45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李娟系列作品而言,也具有特别的意义。“作家李娟真正登上文坛,应该就是2001年在《人民文学》发表《九篇雪》,此后也获得了《人民文学》颁发的非虚构类作品奖项。李娟自己也在自序中写到,在《人民文学》上发表文章,是她在写作之初得到的最隆重的鼓励。”
据介绍,花城跟李娟也有特别的缘分,自2017年出版《遥远的向日葵地》以来,李娟大部分作品的版权都已归属于花城出版社。
与会者认为,李娟是中国当下散文写作领域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她的文字平易近人,对生活的描写既不居高临下也不说教,这种平等温和的态度让读者感到亲近。她能够捕捉到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情感,如亲情、爱情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她对阿勒泰地区的生动描绘,向读者展示出多数人未曾体验过的生活方式,唤起了读者对远方的向往,让阿勒泰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之地。
同时大家谈到,李娟的文字并不局限于对阿勒泰地区风景人文的描写,她还深入挖掘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出面对苦难和孤独时的坚韧和成长。她的作品中充满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即便是面对挑战,也能够从中找到欢喜和希望。
关于李娟作品的影视改编,大家表示,由《我的阿勒泰》改编而成的影视剧,与李娟的原著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两者虽然都以阿勒泰为主题,但李娟的散文更倾向于自然平淡的叙述,影视剧则倾向于更加戏剧化和理想化的呈现,这种差异反映出不同媒介的艺术特性。尽管如此,无论是李娟的原著还是改编作品,它们都为读者和观众提供了一种探索心灵深处的可能性。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 通讯员 黄依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