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非遗学堂|南派武术,粤港澳大湾区民众同根同源之技

2021-11-19 18:30 来源:南方plus

  今年6月,佛山咏春拳、北胜蔡李佛拳和莫家拳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国功夫素有“南拳北腿”之分。今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佛山咏春拳、北胜蔡李佛拳和莫家拳,都是渊源并发展于广东的南派武术。

  “南拳北腿”顾名思义,既标识了南派武术的内容、地位和作用,就技法风格来说,又表述了北方武术重腿法,南方武术擅拳法。南拳的特点是强功力,重桩马,讲桥手。整体拳风是手法多,腿法少,多桥手,擅标手。步法灵活多变,多有扭拐动作。如骑龙步、拐步、盖步等,使身体即使在南方泥泞湿滑的地面上,稳固中还可以灵活转向。拳谚有“手是铜锤,脚是马”之说。

  习武者,讲究武德武礼,尤其是谦和忍让、立身正直、忠孝节义。中华武术包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内涵,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还有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南拳的精妙招式中,处处都蕴含着南派武术的武德规范。

  以南派武术中最常见的“抱拳礼”为例。传统南拳的“抱拳礼”,一般都是“虚步抱拳礼”(有原地虚步,也有上步虚步)。下盘虚步时,既表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又便于自己运用低腿的攻防和步法移动的转移灵活。上肢行抱拳礼时,行礼者用左手掌遮住右拳的拳面(大拇指第一指关节弯曲,其余四指并拢伸直),表示来者友善,而“非攻”。其蕴含之意是,还请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路豪杰多多关照。但与此同时,两手保持抱拳的姿势,上下运动,也能迅速地防御住对方不怀善意的攻击。“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行礼者的谦逊,并不意味着逆来顺受,甚至乞求和平。

  南派武术“尚武崇德”,内核是民族尊严、人格独立、止戈为武。习武者既要谦和忍让,也要见义勇为。正是这些精神内核,从技法到人文,让“南拳”得以和“北腿”各显特色,甚至分庭抗衡,占据了中华武术的半壁江山。特别是近代中国社会之后,“宁死不当亡国奴”,岭南武者坚定地融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中,立马当先,身先士卒。例如,三元里人民抗英,湛江寸金桥抗法,同盟会骨干李苏、革命党人钱维方、工运代表梁桂华、农民军领头人吴勤等血的洗礼,成就了红色蔡李佛拳,红色鸿胜馆。更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13名岭南武者的英魂。南派武者所具有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拉开了“红色岭南武林”的序幕,谱写了“红色岭南武林”的历史,添彩了“红色广东”的古今。

  粤港澳三地山水相连,文化相系,许多还唇齿相依。岭南自古“狮、武不分家”,粤港澳大湾区各地流传有许多武术,其共同点在于:有南狮的地方,就有南拳。

  南狮的步型、步法、舞法和姿态都与南拳同理、神似,在醒狮活动发展迅速的村镇,几乎村村都有武术班。岭南各地武学的运动原理、技法规律等也相对一致,如步不稳则拳不发;稳马硬桥,阔幅扎马,蓄势待发等。南派武术具有强烈的民俗性、民间性和民族性,是粤港澳三地一条文化相系的纽带。南派武术之所以长盛不衰,也正是源自湾区民众这份血浓于水的文化认同感。

  当然了,新时代也赋予了南派武术新的精神内核。武术是通过身体语言展现自己内心境界的运动,因此,今日的南派武术在学技目的、技术招式、传承方式上不能故步自封,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同时也要坚守初心,坚守南派武术的本质属性与技法原理。

  至于当前热议的“武术进校园”的问题,我认为,武术进校园不是将原来在训练馆、比赛场上所练的武术,再换个地方,在校园里来练,而是要考虑到学校教育培养人的需要,循循善诱,由浅入深,针对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对武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优化改良。此外,还应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培育起一批拳术过硬、长于教学的武术老师。毕竟再好的内容,还是需要教师规范的专业示教,通过学生的直观感觉,提升起学武的兴趣。

  文|李朝旭(广州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教授)摄影 仇敏业

编辑:周存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