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中国古代先民们的智慧结晶,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壬寅虎年,南方网特邀著名画家陈湘波为二十四节气作画。大寒来临,奉上《二十四节气系列·大寒》以飨读者。
【是日诗】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
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
2023年1月20日,是大寒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这也意味着新一轮节气的开始。“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节气位于民间常说的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到来频繁,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但大寒之后也意味着严冬即将结束,冬去春来,让这寒冷日子,充满着温暖与希望。
特别是,今年的大寒、除夕、春节三个日子“喜相连”,家庭团聚的温馨也让这寒冷的日子有了更多的暖心时刻。
【画说大寒】
陈湘波《大寒》 纸本设色 30×60cm
《二十四节气系列•大寒》的画面有些阴沉沉,好像是被巨大的灰色所笼罩,一阵阵寒冷的风摇动的梅枝,上面依偎着两只山雀,画家陈湘波融合自然与传统,用清奇、冷峻、淋漓的笔墨,将白梅表现得气韵优雅、清风飘逸,透过这朵朵白梅,观众便会有“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的感同身受,更能体会到冬天的寒冷和生命的力量,体会到形与神的意趣。
通过这水与墨的交融,可以看到在传统中国画精髓的骨子里,流淌着创新的血脉;传递出作者对生活的豪迈气度和个性化的艺术思想。一年终了,至此轮回。然而严寒褪尽才会有大地回春,历经磨练方可破土重生。
【大寒三候】
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
一候鸡始乳。意为大寒节气,鸡提前感知到春天的阳气,开始孵小鸡。
二候征鸟厉疾。征鸟指鹰隼之类的飞鸟,厉疾是厉猛、捷速之意。征鸟盘旋于空中猎食,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
三候水泽腹坚。指的是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中央区域,且十分厚实。而寒至极处,物极必反,坚冰深处春水生。
【大寒农事】
在大寒节气里,各地的农事很少,但仍然不能放松。北方地区应注意积肥堆肥,为开春做好准备,并加强牲畜的防寒防冻;南方地区应加强小麦及其他作物的田间管理,广东岭南地区则要注意把握时机,趁作物收割完毕,集中消灭田鼠。
“欢欢喜喜过新年,莫忘护林看果园。春节前后闹嚷嚷,大棚瓜菜不能忘。”大寒节气,要注意农林果园的抗寒、防冻和抗雪害工作,确保其安全过冬。同时,要注意大棚瓜菜的防寒保暖工作。
【大寒习俗】
买芝麻杆
大寒节气位于农历的岁末。在中国的部分地区,人们会在这时购买芝麻杆,老话说得好:“芝麻开花节节高。”这寓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或思想、学业、技能稳步前进。
吃“消寒糕”
大寒节气,北京人有吃“消寒糕”的习俗。“年糕”与“年高”发音相同,因此象征着好运气和不断高升。
蒸煮糯米饭
在大寒时节,广东民间有吃糯米饭的习俗。大寒来临前,我们可以看到家家户户煮上香喷喷的糯米饭,加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一天。
吃炸春卷
在安徽安庆,大寒节气有吃炸春卷的传统。春卷里包着菜肉等馅料,口味可咸可甜。
喝鸡汤
在大寒这种寒冷的日子,南京有喝鸡汤的习俗。大寒在农历四九前后,“一九一只鸡”的食俗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不失为一种享受。
开展冬季运动
在中国的北方,大寒是开展滑雪、滑冰、滑雪橇等冬季运动的最佳时节。
【大寒养生】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进补好时节。大寒是由冬到春的过渡时期,饮食起居应随之“转轨”。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
大寒时节,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为了避免寒风的侵袭,理应做到早睡晚起,劳逸结合,外出时也要根据自身情况添加保暖衣物。如果室内经常开暖气或空调,除了要经常通风,最好提高空气中的湿度,保持一定的湿润度。
另外,此时自然界的阳气正处于从冬季的闭藏过渡到春季的升发中,人们的饮食也应顺应这一变化。冬季进补到这时需收尾,为了逐渐适应春季的季节特点,可适当吃些白菜、油菜、胡萝卜、菜花等味甘的蔬菜。
整理:周存
设计:武君丽
摄影:徐宏星 瞿明斌 朱洪波 喻湘泉 余富全 陈颖 冯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