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冬至起,昼日长——陈湘波作《二十四节气系列·冬至》

2022-12-21 20:30 来源:南方网 周存

  编者按:“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中国古代先民们的智慧结晶,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壬寅虎年,南方网特邀著名画家陈湘波为二十四节气作画。冬至来临,奉上《二十四节气系列·冬至》以飨读者。

【是日诗】

二气俱生处,周家正立年。

岁星瞻北极,舜日照南天。

拜庆朝金殿,欢娱列绮筵。

万邦歌有道,谁敢动征边。

——唐·元稹 《咏廿四气诗·冬至十一月中》

  12月22日,迎来冬至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22个节气。冬至,又称冬节、亚岁等,它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新华社 刘满仓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提到:“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古人认为,“气始于冬至”“冬至一阳生,是阳动用而阴复于静也。”冬至为阴阳交替的时刻,从此阴气盛极转衰,阳气开始萌生,是冬尽春来的标志。

  过了冬至,意味着冬天的真正来临,冬至过后,中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在民间,大家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数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现在还有从古人那里流传下来不同版本的《九九歌》《数九歌》《九九消寒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 ,冬寒就变成春暖了。

【画说冬至】

  在《二十四节气系列•冬至》的画面上,画家陈湘波用纯静的水墨,表现一只在寒冬暮色中的寒鸦,孤独、偎缩地站在古老的树上,但它的眼神是警觉和明亮的,像是寒风中警觉的注视着四周。陈湘波先用以轻纱薄雾般的水墨,泼洒出如梦如幻的冬日的阳光感,一根枯藤穿插其中,使画面摇曳着一种岁月沧桑之感,既淡如清墨,又展现出冬至的平静。画家再用略显古朴的篆书题写画题“冬至”,用行书题跋,使画面的构成更富有变化。

  有诗云“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这正寄托着画家自己内心深处的一种不可把握的生命感受,就如马致远那首著名的《天净沙》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一种不可言传的意境美。

节气知识延伸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

  冬至时节,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麋鹿。新华社记者 李欣摄

  二候麋角解

  麋指代麋鹿,雄麋鹿有长角,每年冬至前后,它们的角会自然脱落,等到第二年夏天才会长出新角。

  三候水泉动

  冬至时,阳气初生,此时地下水和山中的泉水并没有结冰,仍然在悄悄地流动,并且是温热的。

【冬至农事】

  冬至时节,中国北方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大部地区平均气温6℃至8℃左右。东北大地千里冰封,黄淮地区也常常是银装素裹。江南地区冬作物仍继续生长;华南沿海平均气温则在10℃以上。 

新华社 胡攀学摄

  冬至前后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的大好时机。江南地区更应做好农田管理,清沟排水,培土壅根,对尚未犁翻的冬壤板结要抓紧耕翻,以疏松土壤、增强蓄水保水能力,并消灭越冬害虫。已经开始春种的南部沿海地区,则需要做好水稻秧苗的防寒工作。

【冬至习俗】

  数九九

  民间在冬至时有数九或画九的习俗,就是计算冬至后春暖的日期。从冬至这一天起,每隔九天作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81天之后便进入春天。冬至之后数九九在全国各地都十分流行,各地的人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物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

饺子。新华社记者 孙中喆摄

汤圆。新华社记者 陈颖摄

  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

  在中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北方地区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在南方,冬至盛行吃汤圆,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吃烧腊

  南方一些地方在冬至日要吃烧腊,冬至这天,晒制好的烧腊就成为两广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寓意加菜添岁。

羊肉汤。来源:包图网

  喝羊肉汤

  在冬至,在中国的一些省份地方还有喝羊肉汤的习俗,羊肉中含有的热量很高,能够给身体提供大量的能量去抵抗寒冷的天气,比如山东一些地方流行冬至当天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驱除寒冷,也寓意平安顺利。

  酿米酒

  在苏州,还有饮用“冬酿酒”习俗。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冬至夜,老百姓们一边畅饮美味的冬酿酒,一边品尝卤牛肉等各种卤菜,家里充满欢声笑语。

【冬至养生】

  冬至后,中国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人们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注意保暖;室内要通风换气,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多吃补益身体的食物,如莲子、芡实、薏仁、赤豆、大枣、银耳等;保持畅达乐观,适当进行锻炼。

  冬至后的“三九天”,天气寒冷,体内阳气刚刚生发,比较弱小,养生要调节体内平衡、顺应自然。因此要注意躲避寒冷、适当运动、多多休息、心情平稳,养护自身。

  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季宜温补,可以选用温热助阳之品来扶阳散寒,如生姜、肉桂、胡椒、羊肉、牛肉等。其中生姜温阳的作用就很明显。

  但冬至时节进补也要有一定的方法,忌虚实不分,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各不同的补法。虽然民谚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生姜虽然是温热助阳之品,但对于阴虚体制的人来说就不适合,反而是要吃些藕、黑木耳、银耳、甘蔗、梨、百合、山药、鳖、海参、阿胶等以滋阴。平时湿热体质的人也不宜吃这些助热之物,要多吃些丝瓜、赤小豆,饮绿茶、花茶以清热利湿。

  整理:周存

  设计:武君丽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廖智晟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