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影博会来电|陶冶:广东电影人才培养体系正构建起互补性生态

2024-09-24 08:49 来源:南方网 陶冶

  编者按:

  当一束光投到银幕上,便开启了一场奇幻之旅。从黑白默片到绚丽巨制,电影工业不断发展,连接无数电影人的努力与付出,为观众带来享之不尽的视听盛宴,推动着文明与文化的传承创新。

  广州,承载千年商都荣耀、开现代文明先风的魅力都市,曾是全国最早进行电影放映的先锋之地,也是全国最大的票仓城市之一。当电影的艺术之光与广州的商贸基因相遇,广州电影产业交易博览会(广州影博会)应运而生。

  广州影博会将于9月27日至29日举办,以电影为主题,广聚天下客,为中小成本电影交易搭建平台,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承担更多责任。南方网特别策划“名家观察”栏目,邀请贾磊磊、饶曙光、赵卫防、陶冶等电影业界专家,探讨广州如何推进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电影的繁荣注入更多动力。

  电影人才培养体系正构建起互补性生态

  ——广东电影人才观察

  电影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近年广东电影的稳健发展,与其对人才的重视息息相关。现阶段,广东电影人才的培养已经出现了从依赖高等院校的学历教育,向由主管部门统一协调,各类社会组织多元尝试,高校与社会力量协同培养的转型趋势。

  与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以及上海戏剧学院等电影专业高等院校的建制不同,广东电影高等教育更接近于西方,是置于综合性大学展开的。在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优势上,广东电影人才培养形成了宽口径、通才化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了专业院校“上手快底子薄”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

  广东省内电影相关专业的本科与硕士学位点的设立较为充分。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珠江电影学院、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广东城市职业学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等,每年培养电影相关专业本科、硕士毕业生超1500人。

  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的问题成为近年社会热点。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社会培养”的缺失,对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电影行业而言,承担毕业生培养的试错成本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广东高校积极探索,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几所核心影视高校都在不同程度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与工业体系相匹配的高端应用技术型人才。

  在广州,几所高校均不同程度地与省内各大影视机构、传媒公司以及政府影视部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许多行业单位也深度参与相关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并积极探索建立供需平衡供应机制,形成以多种形式搭建上中下游全流程实践平台,实现高校与企业资源互联互通,良性互动,以及人才适配的全面培养,真正建立起高校与行业人才培养的“旋转门”。

  脱胎自广州美术学院“最强毕设”的动漫电影《落凡尘》,是广东电影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的典型案例,走出了一条电影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的新路:由高校老师带领学生完成故事和画面开发工作,由广州本土企业咏声动漫进行影片的商业开发,部分学生更是在项目中入职咏声动漫,带去更多创意。正如《落凡尘》导演、广州美术学院教师钟鼎所感慨的:“毕业设计是学生们倾注了很多青春热血去完成的项目,校企合作给他们提供了实现梦想的途径。”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珠江电影学院通过与文学院和新闻学院共建博士点的方式,培养相关领域的高端人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参与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广州)青年影视创作人才基地;广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则通过订单班的方式,强化职业人才培养,从电影的产业属性出发,弥补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缺口;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计划更名为广州传媒学院,为广东实现专业传媒院校的突破成为可能,进一步发挥其民办高等教育在办学的灵活性、产学研共荣共生的拓展性,以及在影视人才的培养的行业适应性。这是广东高校立足自身,对广东影视高等教育“两头小,中间大”的结构性问题的积极回应。

  教师牵头出作品,以自身创作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也是广东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特色今年上映的口碑佳作《人海同游》便是由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蔡杰执导的,影片创作和宣发过程中有不少学生参与。在广州开机的《摇摆舞》,则由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刘星和段婷婷创作。

  此外,电影作为文化产品,不可避免保有地缘文化的属性。近年来广东各高校通过人才引进获得的高端电影研究人才,极大地提升了广东电影研究在全国的水平。

  行业和企业也承担起培养人才的责任。近年来,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组织和参与了大量青年电影人才培训、比赛、创投活动,为青年电影人搭建了更广阔的交流和合作平台,甚至在这些平台上获取资金与创作资源支持,为电影行业发现、输送人才。由广州市政府牵头举办的广州电影产业博览交易会,拓展了电影行业人才的外延,以电影为支点撬动更加广阔的产业空间,为各类新型人才的发现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办的广东青年电影人才培养“繁星计划”通过项目扶持和团队扶持相结合的方式,遴选优秀青年电影人并纳入广东青年电影人才库,进行跟踪培养。珠江电影集团、广东博纳影业、昇格传媒等电影企业通过与国内成熟创作团队合作拍摄影片,汇聚和培育出一批电影人才。广东粤剧院、广州电视台谢德炬工作室等本土团队通过创作电影作品,以实践方式挖掘和培育出一批本土电影人才。奥飞娱乐、华强方特、咏声动漫、广州易动文化等动画企业,培养出了大量兼具电影创作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团队。

  可以预判的是,未来电影行业和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甚至提前介入人才培养的情况将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深入。

  广东电影人才培养体系的互补性生态正在逐渐成型未来可期目前,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东电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正在努力形成全省统一的人才培养及相关交流的联动机制。一个由省与各地电影主管部门联动的,定期举办青年编剧、导演、制片人甚至摄录美、服化道等专业创作人才的培训体系正在形成,不仅弥补了高校毕业生与行业之间的实践鸿沟,也正在稳定地为广东省培育出一批中青年电影人才。

  撰文:陶冶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珠江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

编辑:金哲华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陈学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