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9月23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的重要组成单元,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电影周在广州举办电影产业创新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
论坛邀请全国知名学者和电影行业从业者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创新融合高质量发展进行探讨。
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主席、珠江电影集团董事长王垂林在致辞中预祝论坛圆满成功。他表示,中国电影拥有强大的韧性,期待粤港澳大湾区的电影人、广大青年,勇于扛起新的文化使命,奋力谱写大湾区文化产业、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用光影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在建设电影强国的新征程中作出新的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党委副书记孔毅表示,电影产业发展任重道远,大湾区电影产业的融合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更是当务之急。“北京师范大学作为连接高校与文化产业的桥梁,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电影周,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推进中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主题论坛上,四位在国内学界有重要代表性的学者为现场的观众阐释了电影产业及电影文化在今天新时代发展的多维路径及其融合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诸多可能。
丁亚平:
大湾区电影要建立新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学部长、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丁亚平做了题为《大湾区电影的历史寻踪及其产业发展策略》的演讲。丁亚平认为,20多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化竞争中,大湾区电影的崛起是一种自外而内的“北竞”路向上的成功,这其中贯穿着一种主动、进取、平等的主观态度,不断地拓展电影的生存和创作空间,重视电影可持续发展,提升电影的艺术价值,使得大湾区的电影产业规模发展到如今的巨大规模。
“回望历史中的大湾区电影,再看回今天的大湾区电影产业,它将以何种姿势展开,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在未来大湾区电影产业发展的路径方面,丁亚平从湾区内部及外部两个视角进行阐释,实现大湾区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观念,既有对历史的认知,又勇于创新。
李道新:
大湾区电影需要“名正言顺”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李道新从电影地域特点的角度,阐释湾区电影的“名正言顺”问题。
谈起湾区电影,常常与粤语电影、广东电影、珠江电影、香港电影等概念联系在一起。李道新认为,找到大家公认的、能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标志性特点的命名非常不易。电影只有“名正言顺”之后,才能做到“名副其实”。
李道新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在历史、文化、经济等各个层面都有非常雄厚的基础,它造就了中国电影史上无法被超越的奇迹,即李小龙、成龙以他们的功夫成就了中国电影在世界上的地位。同时,以《白蛇传·情》为代表的粤语粤剧电影,也是大湾区创造的奇迹。
李道新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体现出以“动”为核心特质的现象,以传统动作电影为主流,一系列动漫电影独树一帜,加上动态的政策引领和人才流动等,造就了一种动之美,促使大湾区电影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张卫:
大湾区电影不应只有地域特色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张卫分享了自己对大湾区电影的感受。他认为,大湾区电影有它的地域特色,但一定不能仅限于地域特色。“大湾区电影不应只强调湾区特色、本地特色,具有全国性的共同价值,甚至全球、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最大限度赢得票房,这样才能实现电影的强国梦。”
张卫提到,实现大湾区电影的高质量发展,还应该利用大数据的优势,研究了解内地90、00后等主流观众的审美趣味变化,及时地对电影风格做出调整。不论是电影明星的代际更替,还是电影类型元素的改变,都要主动做出自己的调整。
范志忠:
重构电影批评价值体系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际影视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志忠针对电影批评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粤港澳的电影在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需要有理性的批评。
网络媒体、自媒体舆论场出现的背后,有着技术、资本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电影批评不再纯粹;同时电影批评学术性过强,也会使得电影批评与观众之间越走越远。
电影批评如何与学术、业界、观众进行对话?范志忠认为,“首先要改变的是电影批评本身”,要重构高质量的电影批评的价值体系,从内部来说,电影批评要具备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与判断能力,能敏锐发现电影本身的价值和不足;从外部来说,要立足于世界电影发展高度,发现电影创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重新思考电影批评,对于创作、对于观众、对于批评本身的重要意义,我们的电影才不会消亡,我们的电影批评一定会迎来黄金时代。”范志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