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花鼓戏,俗名“唱花鼓”、“调子戏”,源于乐昌民间圈地作场而演唱的灯彩歌舞“踩矮台唱调子”,其历史记载最早可见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乐昌花鼓戏主要流传于乐昌市及其周边乡镇。
乐昌花鼓戏剧目多取材于当地的民间传说、神话传说及社会生活身边事等,早期剧目有《小花鼓》、《小探妹》、《扯油菜》、《秋莲砍柴》、《五更劝夫》等。早期剧目情节较为简单,多为一丑、一旦扮演的“二小戏”(又名“对子戏”),或小生、小旦、小丑为角色的“三小戏”。清末民初,受外来高台大戏的影响,逐渐出现了《三看亲》、《柴姑记》、《云南寻夫》、《朱买臣卖柴》等中、大型剧目,其题材也扩大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乐昌花鼓戏素有“小、笑、活”和“无丑不成戏”之说,所谓“小”,除演出剧目小之外,还有戏班规模小、表演行当小等特点;所谓“笑”,即乐昌花鼓戏擅长演出喜剧、闹剧,表演通俗、幽默、风趣,喜剧色彩浓厚;所谓“活”,即在表演时不受场地限制,既可在高石上演出,也可在较为宽敞的禾坪、庭院、堂房、广场上圈地作场而演唱。“无丑不成戏”则是指乐昌花鼓戏剧目中都需要有“丑”角色出现,丑角表演时多用色眼、呆眼看人,常走矮步、打扇花等,表演夸张又不失生动,且接近生活。
乐昌花鼓戏的音乐、唱腔独特,音乐主要源于当地的民歌小调及灯彩歌舞对唱小曲等,以调弦、月琴为主奏乐器;唱腔则分正调、路调、小调三大类,其舞台演唱以乐昌坪石镇方言为准,在唱法上有独唱、对唱、旁唱、接唱、内唱、伴唱、齐唱、合唱等多种形式。
乐昌花鼓戏取材于群众的劳作过程和民间日常的生活琐事,其剧情单纯,语言俏皮活泼,通俗易懂,含义深刻,充分反映了当地社会面貌、民俗风情和群众生活状况等,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文学艺术价值和民俗学价值。
目前乐昌花鼓戏故事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广东非遗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