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贵阳9月17日电 (见习记者 张潼) 9月16日,“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首站走进贵州。当天上午,在贵阳多彩贵州文创园,一场与本次活动同主题的座谈会正式开启了中国青年网记者的贵州“非遗”之旅。
座谈会畅谈贵州“非遗”保护与传承经验
在此次座谈会上,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唐宋出席活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出席活动并讲话,贵州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省网信办专职副主任刘冲致辞,贵州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红光介绍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基本情况。
9月16日,“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座谈会在贵阳多彩贵州文创园举行。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张曈摄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在座谈会上表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其生命力,这也是所有传承的保护核心。应关注“非遗”的传承实践是否丰富、活跃,关注政府和社会在保护“非遗”上的能力,关注“非遗”传承者如何传承与实践。王晨阳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说到文化的多样性,这恰恰是贵州的特点之一。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贵州有苗族、布依族、侗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每个民族因不同的历史原因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民俗特点,而贵州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也体现在此。目前,贵州省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项,国家级名录85项140处,省级名录561项709处,有国家级传承人57名,省级传承人402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如何在一省之内保护好?
刘冲在发言中表示,近年来,贵州致力于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融入大众、融入生活、融入当代。王红光在座谈会上系统阐述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六点经验,即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经费投入、强化制度保障、强化理论研究、强化传承培训、强化展示展演。
这些经验落到实处到底效果如何?当天中国青年网的记者正好赶上了“非遗周末聚”活动,深入体验了一把贵州“非遗”传承与保护之旅。
“非遗周末聚”,聚出来的“非遗”文化传承
此次座谈会的举办地在贵阳市多彩贵州文创园内。适逢周末,文创园内正举行一周一次的“非遗周末聚”活动。中国青年网记者了解到,“非遗周末聚”活动是由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公益性文化活动。活动以全省“非遗”项目的展演为主,每周一个地方、周周不重样。
9月16日,贵阳多彩贵州文创园外,演员们为“非遗周末聚”活动表演民族歌舞。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张曈 摄
可以说,这是为保护和传承贵州省内的“非遗”项目量身定做的活动形式,为的就是让“非遗”走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青年网记者这次赶上的是息烽县的“非遗周末聚”。在息烽周末聚的舞台上,来自息烽县的男女青年们为观众展示着属于息烽本土特色的苗族芦笙舞、流长阳戏。台上载歌载舞,台下则有各种苗绣展台和非遗传承人现身吸睛,更有息烽特色小吃吸引游客的味蕾。
9月16日,贵阳多彩贵州文创园举办的“非遗周末聚”活动上,来自息烽县的小吃摊主正制作息烽美食。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张曈摄
从周末聚的展台走一圈,游客不仅能从动态的歌、舞、剧,如息烽花灯,感受息烽的音和形,还能从静态的实物,如对比明晰、用色独特的青苗刺绣,感受“非遗”的触感,更能从种类繁多的息烽小吃中寻找属于“非遗”的独特味觉。
据悉,“非遗周末聚”自2016年6月9日雷山主题开启以来,已经吸引了10余万次市民和海内外游客参与。此外,在推广形式上,“非遗周末聚”也呈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单一地点,未来它还将走进机场、社区、校园、商场,以更亲民的方式将“非遗”推广出去,让“非遗”走入更多的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