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药洲遗址

2023-04-27 11:31 来源:南方网

药洲遗址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路23米附近

药洲遗址

  五代南汉乾亨三年(919年),南汉开国皇帝刘龑在今西湖路、教育路一带,利用原来的天然池沼凿长湖五百丈(约合今1600米),史称西湖或仙湖。湖中建洲,在此炼丹求仙药,故称药洲。湖中有瑰奇怪石九块,称为九曜石。沿湖有亭、楼、馆、榭,1989年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药洲即是广州的古西湖。古西湖曾是广州天然湖泊之一,其水北接文溪,东连沙澳,流出珠江。 据《广东新语》记载 : 药洲还有闻名的九曜石,是“刘龑使罪人移自太湖” , 由海道运至广州。“石凡九,高八九尺或丈余,嵌岩峰兀,翠润玲珑,望之若崩云。”石上有宋人的铭刻,其中有一石刻有“药洲”二字,为宋四大家之一的米芾米芾手书。在另一块石上,刻有许彦先的题诗,诗曰:”花药氤氲海上洲,水中云影带沙流,直应路与银璜接,槎客时来犯斗牛。”此外,还有一则题刻,记述往日风光盛况曰 : “步自葛仙洲,煮茶景濂堂,采菊筠谷,榜舟九曜石下,摩挲前贤题刻”云云 ( 见《楚庭稗珠录》 ) 。在这些景观石上,刻有历代书法题刻97种,现存81种。

  北宋开始,药洲成为士大夫游玩怀古之地,湖滨还有黄鹂港,据说黄鹂甚多,且杨柳夹岸,鹂鸣绿翠,花香荷影,景色宜人。所以“药洲春晓”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可惜该湖在明末已经完全湮灭了 , 今仅余一泓清水矣。

  药洲曾经也是濂溪书院旧址。周敦颐曾两度在广东任职,第一次是广东南路转运判官,第二次是提点广南东路刑狱。他住在药洲,其办公衙门在清风桥北(今起义路附近)。在广州历史上,曾有两座是纪念周敦颐的建筑物,一座是周元公祠,一座是濂溪书院,清《羊城古钞》记:“濂溪书院,祀宋广东提刑周濂溪先生。院旧在府城春风桥北,元季毁。明正统二年,于药洲之西奉真观旧址重建。成化七年重修,建爱莲亭于湖上。嘉靖元年,改书院为提学道署,迁于越秀山下,久废。康熙二十六年,巡抚李士桢檄南、番二县改建于新城粮道旧署,并奉王阳明、陈白沙二位先生神位,仍有书舍给诸生读书。”

编辑:夏阿怪 唐雨琪(实习生)图:hunk

编辑:夏阿怪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