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春天,漫步广州近代中轴线

2023-04-04 16:48 来源:南方网 夏阿怪

  在城市中生活久了,会忽略掉很多日常细节。比如公园中的一段城墙,它可能始建于明代,见证当时城市格局的形成;比如河涌对岸的一座文塔,它可能见证了无数文人赴考前的忐忑与希冀;比如总是路过的那座古牌坊,它名字的背后可能藏着一个王朝的兴旺。

  我们行走其间,目之所及,可以往纵深处去,看一座城如何长成今天的样貌,看一段历史如何展现它的痕迹,看我们如何成为我们。

  2020年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公布了65处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我们决定从广州出发,从广州的一个个历史文化街区开始,漫步城市,了解历史。我们将和城市规划师、摄影师hunk一起,整理出部分历史文化区的散步地图,分享每个街区背后的历史,同时挖掘其中的新潮事物。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我们开启的第一个散步路线基于传统中轴线(近代)历史文化街区。这个历史文化街区是是广州历史城区内26片历史文化街区面积最大的一片。 传统中轴线(近代)历史文化街区分为北段、中段、南段三个片区,范围南至珠江岸线、北至越秀山镇海路、西至解放路、东边界经吉祥路起,经中山五路、小马。因此,我们也会分三期内容来介绍传统中轴线(近代)的散步地图。

近代传统中轴线示意图

  先来介绍一下这条中轴线的大概情况。

  广州2000多年的历史,城市中心一直位于越秀区,传统中轴线历史文化街区是从宋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城市中心区,清代广州城没有大规模扩展。1918年广州开始拆除城墙修筑马路。高第街地区是最早受到拆城筑路影响的地区,使得在城市现代建设初期,高第街周边沿马路区域迅速发展起来。高第街商铺出现了向马路沿线转移的趋势。

《六脉渠图》绘制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六脉渠是指古代广州城内六条排水大渠,这六条大渠是按照城区地形而修筑建成,故有“古渠有脉,渠道于濠,濠通于海”之说。古渠兼有航行木舟之便利。六脉渠最早形成于宋代,明、清均有重疏、修治,或循故道,或辟新沟,成六大渠,分别为左第一、二、三脉渠和右第一、二、三脉渠,流向城外护城河,即东面的东濠(即今日东濠涌),西面的西濠、南面的玉带濠。六脉渠一直沿用,现广州城区排水系统也是在排渠入濠的流向上改造发展起来的,如今六脉渠已被马路渠所代替。

  广州古城是以今北京路的“千年古道”遗址中双门底、拱北门(正南门)、广州府衙、越秀山一带为城市中心区,由于广州在中国近代史中的特殊地位,城市的政治功能不断加强。1928-1936年,在原城市政治中心区陆续修建了中山纪念堂等建筑,形成了以中山纪念碑、 中山纪念堂、市府合署、中央公园、起义路至海珠桥为主要标志的南北向城市新轴线的新地方行政中心。

  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中提出“由古知今、由今知古”,“ 要了解现实就必须超越现实,要探讨历史亦不可囿于历史。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往往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漠然无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人类学家项飙所说现代社会“附近的消失”这一趋势、当代人“悬浮的生活”,也在这几年备受讨论。我们试图做出一些努力,将城市同时当做我们生活工作的地方、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坐标、一座巨大的露天博物馆,用行走、观察、闲聊的方式,重新认识这里。

编辑:夏阿怪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