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书院 岭南金融博物馆
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
庐江书院
庐江书院,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占地1722平方米。书院曾于道光、光绪年间两度重修。曾是清代省内何氏家族子弟来广州赴考时饮食起居和温习读书之地。书院旧址在广州市金融工作局、越秀区政府的共同筹建下,现为岭南金融博物馆,是一家以岭南地区金融为主题,收集、展览、金融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华南地区首家综合性金融博物馆。
穿过流水井牌坊,走进广州书院文化街,会看到几座古色古香的书院牌坊。牌坊上的粤秀书院、禺山书院、西湖书院为这一片区内的官学,而濂溪书室、然藜书舍、三益书室则为合族祠书院。
合族祠书院源于清代。据《儒林芳草广州书院史话》记载:“广州自清初两王入粤屠城之后,城中已很少有五世以上的家族,无法建宗祠,只能由同姓族人建立合祠。但雍正十三年(1735),朝廷下令严禁民间聚众结盟,凡寺、观、神、祠,俱禁止兴建……民间
合族祠书院主要用途有三,1,应试。逢乡试,会试之年,为各房子弟赴省或赴京应试提供住宿及修习备考的地方。2,供奉祖先牌位、举行春秋祭祀和颁胙仪式。3,各房因公晋省(侯委、纳粮、诉讼)暂寓之用。
编辑:夏阿怪 唐雨琪(实习生)图:hu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