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运西
越秀区教育路与西湖路交叉口南150米
盐运西,街如其名,因位于盐运司的西面,所以叫做盐运西。从清代延续至今。名字来源于盐运的历史。古时广州管理盐业的机构称为“盐运司”。明清时期,盐运司设在北京路一带,早在1915年,就有华侨回广州买地投资,他们聘请设计师建造西式洋房,或自住或出售,而盐运西,也是那时的热门区域。盐运西牌坊后,有一串米色长廊壁画,这是一幅清代盐运图景。五亩大的盐田,被盐工用细沙铺平,再往田里引入海水,蒸发晾晒成盐。数百斤的盐,被盐工用扁担一筐筐挑到盐仓,经由盐运司查验后再安排运销。
盐运西社区分为正街与西一、二、三巷,西巷多聚集了近百岁的民国小洋楼,现存30多栋,总体保存比较完整。洋楼设计为一层多户型,从门廊直入,中间为楼梯,木质扶手蜿蜒直上,直通各户人家。正街则扎堆了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公寓。即使身处繁华北京路的西边,盐运西却闹中带静,安逸的环境和街道,吸引了不少商铺入驻:咖啡店、书店、清吧、餐厅等。从小洋楼楼下被打理得尤为繁盛的小花园,便能感受到这片区域居民生活的闲适自在。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些公寓成为政府工作人员、作家以及教师的居住地。著名散文家秦牧和小说家陈残云,就曾是邻居,一起住在盐运西街的24号楼里。
陈残云,中国小说家、剧作家,1914年生于广州。主要作品有:《香飘四季》、《山谷风烟》、《羊城暗哨》、《热带惊涛录》等。秦牧,原名林觉夫,1919年8月19日生于中国香港,广东澄海人。被誉为中国散文界的“南秦北杨”,代表著作有《土地》《长河浪花集》等。
编辑:夏阿怪 唐雨琪(实习生)图:hu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