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观海,字赐昌,又名泗昌,号贡川,广东归善县荷坳乡(今龙岗区横岗街道荷坳社区)人。生于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卒于民国九年(1920年),是近代中国最早的留德学生,也是基督教信义宗最早的华人牧师。其父母为当地早期的基督教徒之一。陈观海之妻梁琼羡(1851~1939年)本是孤儿,在香港被德国牧师收养,19世纪60年代由教会送去德国留学,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女留学生。她和陈观海还是全国最早的一对留学生夫妇。
陈观海7岁入乡塾读书,后在蒲芦围、荷坳、福永的教会学校读书。清同治六年(1867年)春,被巴陵会的韩士伯牧师送去广州神道学校就读。同年9月16日(1867年10月13日),乘坐德国运货帆船从黄埔港出发,历时120天抵达德国柏林,入巴陵神道大学学习。
陈观海在巴陵神道大学期间,下苦功学习多种外国语言。后来他精通德文、英文,还掌握了法文、西班牙文、俄文等外国语言文字。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冬,神道大学巴比礼校长十分器重这位中国学生,把他送到礼贤神道大学继续深造,要求他攻读古希腊文、古罗马文和古希伯来文,以便将来更好地对基督教经典文献进行深入地研究。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冬,陈观海毕业,得到学校嘉奖,被按立为基督教信义宗的第一位华人牧师。清光绪元年(1875年)春,陈观海回国在广州神道学校任教。次年春由巴陵会派往广东南雄福音堂,协助韩士伯牧师传道。光绪九年(1883年),被调去香港西营盘救恩堂,协助黎力基牧师工作。光绪十年(1884年),调到新安县李朗教会学校任教。光绪十一年(1885年)春,被调往广东紫金县古竹教会传道。光绪十二年(1886年),调回新安葵涌任职,同年冬再度在古竹教会,与顾士曼牧师和戴约翰牧师共事,任职达11年。陈观海为巴色会在紫金、河源、博罗一带教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陈观海愤然辞去教会一切职务,在古竹潜心写作和翻译,著有光绪二十六年《基督圣模》和《基督德性篇》(该手稿收藏在香港浸会大学图书馆特藏部),是19世纪华人教职员撰写的少数几本基督教神学著作。翌年,陈观海到山东胶济铁路任翻译和交涉员,后得到山东巡抚周馥(李鸿章办洋务的重要助手)的重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陈观海翻译的《德意志帝国刑律》一书,由上海广学会出版发行,在中国近代法制史上第一次把德国刑律介绍到中国,是清政府制定《大清刑律》的蓝本,对晚清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大清刑律》的修订起了积极的作用。光绪三十年(1904年),周馥升任两江总督,陈观海也随周馥调至南京,在江南交涉局任职。时江南陆师学堂聘请了德国军事教练,开设德文课,陈观海兼任翻译和德文教员。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周馥调任两广总督,又调陈观海到两广洋务局工作。当时,广雅高等学堂和两广方言学堂的校长,分别聘任他为外文教师,信义会创办的德华学堂也请他教授德文。宣统元年(1909年),广州创办基督教青年会,陈观海被选为首届副会长。会长是钟荣光(后任岭南大学校长),董事有孙中山少年时代的挚友、兴中会的元老杨襄甫牧师和一些著名的教师、医生。
清宣统三年(1911年),陈观海回到香港,被推举为礼贤会执事。民国三年(1914年),香港般含道礼贤会新堂落成,他受德籍牧师茂嘉礼的委托,主持了8月3日的庆典。此后至1917年,礼贤会的教务由执事会管理,陈观海负责施行圣礼。
陈观海夫妇晚年在家乡荷坳捐资创办了厚德学校。1920年12月4日,陈观海在香港病逝,享年70岁。
香港基督教史专家汤泳诗女士在《从巴色会到香港崇真会》一书中,称陈观海是“清代中德关系不容忽略之媒介人物”。
陈观海长子陈敬光, 1911年在天津北洋医学堂毕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了中国政府派赴协约国的医疗队,北伐战争时期在冯玉祥和杨虎城两将军领导的国民革命军中任军医,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北枝江县人民医院首任院长。
次子陈敬道,曾任嘉华银行总经理、香港惠阳商会会长,还担任过香港崇真区会会长、荷坳厚德学校名誉校长、宝安乐育中学董事、香港救恩书院董事、香港崇真学校校长。
幼子陈敬安,天津北洋医学院毕业,留学德国弗莱堡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任总统府医生。1940年参加英国海军,投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后任中山大学医学院教授。
陈观海子孙,受到他爱国思想的影响,先后有12人投笔从戎,分别参加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抗美援朝和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事业,为祖国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