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的关键词是西关大屋和广州商人,我们可以看到西关大屋的精美大气的外观,也能看到被还原的内部景观。我们还能透过荔湾博物馆中三位历史名人蒋光鼐、陈廉仲、陈廉伯的旧居和内部的展览,结合三座旧居建筑不同的风格,去感受在那样一个风云人物陆续登场的时代,荔湾湖畔的热闹场景。
广州酒家
龙津西路上有一家星巴克,它旁边紧挨着的就是广州酒家,和其他广州酒家不同的是,这是一座新园林酒家,有亭台楼阁、水榭戏台,设有茶皇厅、包房、园林景区、文化展示长廊、戏台等,还有多彩满洲窗、西关石拱门等等岭南文化元素,氛围感十足。哪怕你不在这里用餐,我也非常推荐你进去走走,感受一下岭南园林的气息。
梁家祠
梁家祠位于逢源街西北角,据祠内石刻记载,这座祠堂始建于明代,是泮塘一带保存较为完整的宗祠之一。
西关文塔
西关文塔位于荔湾湖公园的斜对面。文塔高13米,塔高二层,塔门向北。据专家推断,其建于明末清初。
根据民间传说,文塔是供奉魁星(亦称文曲星)的神塔;文曲星掌握文人们的功名命运,它手执一笔,谁被此笔点中,便可高中举人、进士等,故文塔的建筑外观酷似向上的笔尖。
每逢入学之际,学子们就会来转文塔、祈文运。转文塔求文礼分为许愿、求礼、转塔三道程序。转文塔的方向一定要按顺时针转,文礼中会包含葱、芹菜、粽、笔等物品,葱寓意聪明,芹菜代表勤奋,粽寓意“中”,笔则是鼓励孩童勤奋读书。
昌兴大押
大押,即当铺。广州曾经有“当铺多过米铺”之说。清末民初,广州全城当铺总数超过400家,按不同等级,分为当、按、押(大押或饷押)、小押四种。“当”的期限较长可达8年;“按”通常两年,“押”期限相对较短,一般是一年,更适应各社会阶层的需要,故此迅速发展,甚至很多当铺也不得不顺应市场而改为押店。
昌兴大押位于龙津西路的满园春美食馆所在地,是目前仅存为数不多的骑楼大押遗址,其外观上有浮雕、山花和满洲窗,非常气派。
西关大宅门
沿着龙津西路继续前行,可以看到一座西关大宅门,你在马路对面看的话,门口两根希腊爱奥尼亚风格的立柱加上旁边的两座石狮子,让这座西关大屋的气质显得尤为时髦大气。
逢源大街
看完西关大宅门,我们可以走到逢源大街里转转,看看民居中的趟栊门、满洲窗。古时,位于广州古城西门十里之外的逢源一带是水乡,“逢源”一词的原意即指处处皆遇充足水源。据说这一带有很多粤剧名伶的故居。
趟栊门是一种独特的在岭南地区、历经明清承传的古门窗艺术。大部分取材为铁力木。“趟”在粤语里有滑动着推的意思;在广府话里,“栊”指木箱。趟栊是一个活动的栏栅,横向开合,开即“趟”,合为“栊”。
最标准的趟栊门应当由三道门构成,第一道是屏风门,挡住了外面路人的视线。第二道门就是趟栊。一眼看过去,就是一个大的木框,中间横架着十几根圆木。大多数的门都是有13根或者15根的圆木。因为在粤语中“双”和“丧”同音,不吉祥,所以必须是单数。第三道门才是真正的大门。
蒋光鼐旧居
蒋光鼐是淞沪抗战的总指挥,新中国成立后,蒋光鼐历任广东省政府委员,纺织工业部部长。蒋光鼐旧居建于清末民初,是一座近代典型的岭南大宅民居,一二楼设《蒋光鼐生平事迹展》,三楼设《烽火荣光-荔湾区革命史迹展》,展现19-20世纪荔湾革命代表人物与事迹。
陈廉伯旧居
蒋光鼐旧居旁便是陈廉伯旧居和陈廉仲旧居。陈廉伯旧居是一座小黄楼,陈廉仲旧居是一座小白楼。他们是一对亲兄弟,都在汇丰银行当买办。父亲陈启沅是中国第一家以民族资本经营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的厂主,在西关也有他们家开设的丝庄。
陈廉伯旧居建于1919年,是广州近代最早兴建的西式花园住宅之一,有古典复兴的柱式与柱廊,巴洛克式的弧形窗套、阳台,新艺术风格的铁艺栏杆和窗棱,室内大型旋转楼梯等共同营造了富丽华贵的建筑形象。这一部分展区是今年荔湾区博物馆的扩容部分,这里有“广州最美旋转楼梯”,还有《利通四海 义济天下——广州商人风貌展》的主题展览。
陈廉伯毕业于香港皇仁书院,曾任英国汇丰银行买办,后任广州商团团长,广东省商团总团长。这座建筑以前曾作为荔湾俱乐部,是粤系、桂系军界高官云集的场所。
这座鹅黄色的建筑经历过四年前的修缮。修缮前,公馆外立面是灰色的水刷石,之所以被改成鹅黄色,是因为专家们在对墙面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它原来的颜色是黄色,并且在调制黄色时对色彩做了黑白处理,找到最接近老照片灰度的色调。此外,陈廉伯还在法国殖民地越南待过,而法国殖民地建筑中很多都是全黄色外墙,这也是从侧面佐证了陈廉伯公馆外墙的颜色。
陈廉仲故居
陈廉仲旧居建于民国初年,是一座仿欧式风格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一楼是临展厅,最近在展出广州的外销画,非常精美。二楼是地方特色文物展。
陈廉仲旧居旁则是一座被复建的西关大屋,再现了传统西关大屋的结构和生活情态,在这里你还能看到被还原的西关小姐的闺房。大家可以留意正厅的酸枝木家具、门上的蝴蝶窗还有西关小姐闺房中的钢琴,处处细节都透显出西关人家的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