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经典中寻找精神根基,在光影中引发情感共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让人们从富有民族文化审美的影视艺术精品中增进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认同,继“跟着经典学党史”专题策划之后,南方网《名家讲名作》栏目推出“跟着名剧学历史”系列视频,从一部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优秀电视剧作品中,感受文艺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同行,激励新时代文艺创作由“高原”不断迈上“高峰”,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
本期推荐:电视剧《十送红军》
《十送红军》是为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而制作的献礼剧,以长征为线索,穿插着讲述了十个普通红军战士的故事。他们年龄、性别、兵种各不相同,却有着共同的愿望,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守护和传递红色的星星火种。
主讲人:华明 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影视剧策划、监制
作品赏析:
这部长征题材的电视剧有两大突破。一是把焦点对准了普通战士,用普通红军战士的角度让观众重新认识了长征;二是单元结构,不是主线主角贯穿全剧,而是十位主人公各自成篇,各单元之间又顾盼勾连。
本剧最突出的因素是战争、行军、红色、情感。比如长征队伍刚出发,老钟(刘威饰演钟石发)就接到一个命令,像他这样自己是老兵,几个儿子也都加入红军敢死队的家庭,必须挑一个儿子离开前线,这个任务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留个后”。老钟一直教育儿子们“生是红军的人,死是红军的鬼”,但是他又不能不服从命令。亲情与使命的冲突,理想之路和随时献身的节奏,让全剧一直沉浸在平凡与悲壮的情绪中。
本剧的制作难度也比普通题材高,一方面是武戏多、枪战、爆炸量大;另一方面是转场、画面调度。普通题材电视剧都有几个主场景,一半的戏在几个主场景就可以拍完,但《十送红军》十个故事发生在长征途中的不同阶段,不能在同一个地点拍。转场本来就花时间,不同地点拍摄条件也不同,比如第七单元的拍摄是在雪宝顶,那里海拔4200米,导演毛卫宁高原反应特别厉害,每天只能吃头痛粉(阿咖酚散)顶着,剧组有人体力不支,就被送往海拔两千多米的另一个组,再换另一拨人上来。当时,影视拍摄还不像今天这样能够普遍使用无人机,为了俯拍一个红军攻占寨子的长镜头,摄影师被吊到五十米的高空中移动拍摄。在这个长镜头里面有爆炸、枪战,光是炸点的布置就需要一天的时间,剧组人员排练了一个星期,最终拍摄只用了一小时。
质感来自匠心,品质依托于情感。让我们记住《十送红军》的出品方、编剧、导演和全体演职人员。
总策划:侯小军
总统筹:金强 张纯青
学术顾问:储钰琦
统筹:王萍 江海燕 金哲华
策划:王萍 郭昊奇
文字:郭昊奇
视频:李江锐 张琪达 张瑞霖
设计:曹雅琴
实习生:胡茄 魏蔓淇 夏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