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潮州传》:一部潮州人的精神族谱

2022-08-13 22:03 来源:南方网

  南方网讯  近期,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新书《潮州传》,这是一部有关潮州历史文化发展的书籍。《潮州传》以丰富详实的史料、通俗简练的语言,娓娓讲述了潮州这座城市从新石器时代到1949年间,从“边陲小镇”变成丝路重镇的跌宕历史。

  该书旨在展现历史细节和民生细节,以文化展现为重点。全书以朝代为划分,四条线索穿插书写。一是城市形态的变化,比如潮州这座城是怎样从无到有,它的城池、建筑、街道是怎样建起来的。二是生活形态,尤其是衣、食、住、行、玩的变化,以及民间的各种习俗、节庆。三是经济形态的变化:潮州是靠什么发展起来的。不是靠工业、农业,而是靠文化,尤其是对外文化交流。四是文化形态的变化,包括潮州的文化、教育、宗教、民间艺术与工艺等。

  作者简介

  黄国钦,1952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文联委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委员,编辑委员会委员,潮州市作家协会主席,《韩江》文学杂志主编。已出版散文集《心路屐痕》1994年5月广东旅游出版社(自选集)、散文集《粤海散文集·潮州卷》2003年6月花城出版社(主创并主编)、小说散文集《梦年纪事》2003年7月海风出版社(自选集)。散文《烟雨潮州》获广东省首届秦牧散文奖。

  章节试读

  这里生活过陈桥人

  陈桥,以前在潮州古城的西郊,现在,是潮州市区的中心。历史往往就是这样地别出心裁出其不意,给后人很多意想不到的新奇、惊讶和神妙。6000多年以前吧,那个时候,陈桥还在海边,那是很大很大的一个海湾,后来有人叫潮州湾。海水清澈,细沙暖脚,有森林,茂茂密密地长着大树,阔叶的、细叶的,有根须的、缠藤蔓的,浓绿、深黛、暗青、苍翠,层层叠叠,太阳出来,炙热地照着海水,森林里腾起阵阵岚气、雾气。

  陈桥人在海边安逸地居住着,潮汐一涨一退的涛声,海风吹过森林的啸声,彼此间问询对答心领神会的笑靥、眼神和手舞足蹈的呀呀声,让海边充满生气又弥漫着温馨。这是目前为止,确确凿凿能够找到的潮州的最早的第一批先民。他们站直身子,眺望四方,从远处的山上和河边找来石头,然后在森林的边缘,吹着海风,一边交换着目光、眼神,一边仔细地耐心地敲打着手里的石块,让它们渐渐地有了合适的、称心的形状和用途。有时候,兴致来了,还会把得意的、样子好看的、拿着趁手的石器,精心地,反反复复地,倒过来倒过去,一遍一遍地打磨。地广人稀,物产丰富,气候宜人,使他们越来越觉得应该讲究起来,用心起来,日子不能混,不能得过且过,马马虎虎。他们互相指点,互相引导比划、交流,把手中圆溜溜的河砾石、粉砂岩、细砂岩、矽质角岩,打制成手斧、石锛、蚝蛎啄、砍斫器、敲砸器。后来,想到还要打磨石器的边缘,把石斧、石锛磨薄开刃,把蚝蛎啄斫角取尖,他们又找来了粗砂岩做成了表面像盘子一样的砺石。真聪明真厉害啊,这些人,6000年前的蚝蛎啄,竟跟今天当地人铁制的蚝蛎啄大体相似。食蚝,是相当的鲜甜,相当的美妙,把蚝肉从蚝壳里完美地撬出来,值得下大力气花心思,想想该怎么打造出一种合适的不会过时的工具。

  日子过得无忧无虑。陈桥人开始琢磨应该做点别的什么了。不能每天只是食蚝、食蚬、食贝类、食带壳的啊,能食点别的什么吧。对,总食这些食腻了。他们想换换口味,改变改变饮食习惯,改变改变生活方式。于是,他们上山下海了,捕鱼,围猎,也学着驯化饲养家畜了。美哉,这样子生活,竟积蓄了好多动物骨骼,有牛的、猪的、鹿的、鱼的、龟的,堆在那里,多得不得了。刚开始对着这些骨头,有一点点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置。咦,一个鬼精灵想到了,这些骨头,比河边比山上的石头好啊,用它们做骨器,比石器好用多了。大家想想,是啊,一个个兴高采烈起来。本来就是打制石器的行家里手,现在打制骨器,更加随心所欲,更加得心应手了。大家开始忙碌起来,好心情使他们一个个脸上溢满着笑意。他们选取好的骨料,把碎骨和切割后的废骨料,拢起来,堆在一旁。忙碌中有个人想了想,想到了一种新的用途一一刀,这是以前用石头没办法做到的。按照心里的想法,他磨出了第一把骨刀,呈三角形,一侧为双面平刃,一侧为双面凸刃,专用于切割,现今,这把骨刀仍然锋利。有几个人想到了骨锥,这也是石器没办法做到的。但他们的想法并不一样,有的人做的骨锥是扁平的,有的人做的骨锥是圆柱的,但不约而同,他们把尖端都磨成了圆锥状。这很好啊,用处大啊,完全可以用来给骨器、木器钻孔。天,他们的想法真够先进,这些骨锥的制作也真够精细。每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调动起来了,过日子做营生需要什么,他们就想到了什么。有的人想到,捕鱼围猎要有称心趁手的工具,他们就想出了一种骨镞,这种镞呈扁平三角形,末端带铤,尖端钝圆,双翼宽大,一面带凹入的槽,可以投射,也可以刺插猎物。多数的人还是念念不忘以前用过的斧,但是他们明显感觉到使用中的一些不便,也着手进行了某些改造和改良了。现在,他们磨制的骨斧,虽然都是扁平状双面凸刃,可是,按照用途,已经将它们分门别类了,有长身的、短身的,还有有肩的。有肩的骨斧,还分双肩和单肩两种,肩都是钝角。这些有肩骨斧,都呈扁平长条形,两端有偏刃,平刃、凸刃都有,有的骨斧的阴面还微微向里凹。这种斧,形制、磨制工艺特殊,特别适宜于松土挖掘。看,看看,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要走上农耕的道路了。有的人特别有意思,他们想到的,已经不是生存、生产,他们想到的,是生活、生气。

  他们坐下来,犀利的目光在骨堆里梭巡。鱼骨,看到鱼骨,骨堆缝里的鱼骨,他们莫名地激动起来。七手八脚扒开搭架在鱼骨上面杂七杂八的骨头,小心翼翼把小小的不显眼的鱼骨拣出来。你猜他们要做什么?磨针。李白铁杵磨成针,是4000多年后的事情噢。

  见习记者 朱绮琳

编辑:周存   责任编辑:由之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