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匠打造“酸浸缸”泥坯 (2000年摄于广东省清新县龙颈镇)
农耕文明时代,农家多陶器,大者缸瓮,中者坛埕,小者瓶钵,款式各从方土,故此,乡间多陶匠。
制陶虽说是泥水之活,却要经晒土、舂土、筛土、踩泥、羼料、锯泥、揉泥、拉胚、阴干、粘接、锤坯、施釉、磨光、打章、烧制、等,诸般工序繁杂。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过,制陶瓷“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插图所摄粤地“酸浸缸”,四川叫“泡菜坛”,其形状两头小、中间大,坛口外有坛沿,为封口水槽。虽为廉价日用品,但坛壁均匀,里外施釉,温度隔绝,坛沿水密封,且美观大方,以手工制作,非新手学徒可为。
烧陶多用龙窑,依山坡建筑,以斜卧似龙而得名。龙窑出现于商代,其时的龙窑,既烧印纹硬陶,又烧原始青瓷,陶瓷同窑合烧。今南方不少地方,仍用龙窑烧制陶瓷器。
陶与瓷,除了原料、釉料之别,还在于烧成温度不同,陶器烧至800℃即成,烧瓷器温度则要1200℃以上。人贵瓷而贱陶,逐渐,以瓷替陶。
民间陶匠拜宁封子为祖师爷。传说黄帝时,宁封子是掌管烧陶事务的“陶正”,能积火自焚,随烟气而上下云云。其传说始见于《列仙传》。
今都市陶吧,在玩不在器,非陶匠之所。
作者 潘伟
图文来源《百工记》,作者已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