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编斗笠

2022-07-06 20:35 来源:南方网

  斗笠,又叫笠帽,既挡雨,又遮阳。主要用作雨具,故又叫雨帽。《诗经》有“何簑何笠”的诗句,可见,斗笠世传久远。

  斗笠曾经普及城乡,人头一顶,是生产、生活之必需。制笠业曾兴旺,公私合营前,清远县城,就有“穗和祥”、“鸿新祥”等十多家帽铺,都是老字号,经营的斗笠,远销东南亚地区。

  如今,城镇已很少人戴斗笠;乡村耕作时,或戴斗笠,多为年长者。

退休老篾匠,街边编斗笠 (2001年摄于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

  图中编斗笠老者,原清远二轻制帽厂的退休篾匠,编斗笠,已三代相传。老者说,手中编织的尖顶大斗笠,叫“二金利”,身后的圆顶小斗笠,叫“池水笪”。明清时期,清远滨江地区设“池水司”。“公社化”时,附城公社一带,尖顶斗笠叫“大帽公”,笠面过桐油,卖得贵。雨天数人行,戴“大帽公”的必为长者。还有一种尖顶斗笠,叫“金山遮”,从毗邻的肇庆贩回清远卖。这些,都是农村人戴的斗笠。城里人和“公家人”,则戴圆顶油纸斗笠,笠面印有红五星,还有口号,或“为人民服务”,或“要斗私批修”。

  岭南斗笠,多用竹篾、竹叶为原料,上下两层,竹编成菱形网眼,中间夹竹叶,或油纸。形制不外尖顶、圆顶两种。精编者,加竹青细篾滚边,笠面上桐油。笠有别材者,芦苇质称“苇笠”,香蒲质称“蒲笠”,毛毡质叫“毡笠”,还有棕皮、棕毛编结的“雨笠”。

  田间耕作,野外挑担,还是斗笠方便。斗笠一时不会绝迹。

  作者 潘伟

  图文来源《百工记》,作者已授权。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周存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