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制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一上线就火出了圈。短剧讲述,大英博物馆中,一件名为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的藏品化成人形后,逃出博物馆寻求“回家”之路的故事。
该剧由自媒体博主“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共同创作完成,通过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将中国文物流落海外的复杂情绪变得可知可感,唤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层次的共鸣。
目前,《逃出大英博物馆》已上线两集,仅在抖音平台就引发了上千万人点赞和一百多万人评论。
抖音播放画面截图
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是该剧的主要线索,它来自中国,于2017年入藏大英博物馆。与其他流落在外的中国古代文物不同的是,它是一件现代工艺品。
玉壶通体呈翠绿色,它采用了顶尖的薄胎制作工艺,胎壁厚度仅为1毫米,在辅助光的衬托下,整个壶仿佛在隐隐发光。
网友在大英博物馆参观时拍摄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
“不禁感叹中华器物之美”“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逃出大英博物馆》热播后,玉壶所显示出的中国传统玉雕工艺受到大批网友的惊叹和关注。
记者了解到,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创作于2011年,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俞挺之手。
作为中国顶级的玉雕大师,俞挺已在玉雕行业深耕36载。
《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网络后,俞挺也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对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写下这样一段表白:“‘孩子’,请原谅我的狠心,将你远‘嫁’大洋那端!你是一颗种子,一颗中华璀璨文化的种子!宣扬伟大的中华文化是你的责任……”
9月3日,俞挺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分享了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的诞生过程,以及它为何“远渡重洋”,留存在异国他乡的背后故事。
俞挺
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喜爱超出想象
羊城晚报:您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做的玉壶火了?
俞挺:是在《逃出大英博物馆》预告片播出之后,朋友和女儿都把链接转发给了我,我这才知道。因为日常工作很忙,上线后我也只看了一集。
两位年轻人用这种新颖的方式宣传中国文化,我觉得是一种创新和突破,而且非常成功。这也带动更多人关注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羊城晚报:在《逃出大英博物馆》这部短剧中,您比较关注什么?
俞挺:我比较关注视频下面的评论,里面清一色是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讨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喜爱程度超乎了我的想象。
真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么多年轻人喜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是让我最开心、最欣慰的地方。“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这两个年轻人做的事情太有意义了!
羊城晚报: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这件作品是如何入藏大英博物馆的?
俞挺:一位朋友的孩子在英国时,在跟大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偶然聊天中,听到他们对中国薄胎玉器制作工艺的感叹。他们认为自从清代结束之后中国的薄胎工艺就失传了,中国现在已经没有人会做薄胎器皿了。然后朋友孩子马上否定了他们,他说,你们说得不对,薄胎玉器制作工艺在中国还传承得很好,我叔叔就是做这个的。
这些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看了我的作品图后决定来中国考察,前后来了两次,然后购藏了这件已经为大家所熟知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
俞挺作品 《青玉繁花似锦纹薄胎瓶》
我亲手把它放进了大英博物馆的展柜
羊城晚报:那您同意自己的作品入藏大英博物馆,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俞挺: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制作于2011年,2017年入藏大英博物馆。我还记得那是2017年的10月2日,在大英博物馆,我亲手把这件作品放进了展柜。
说实话,我是亏本将这把壶卖给馆方的。主要目的不是说要卖多少钱,而是告诉世人我们的薄胎玉器制作工艺没有消亡,并且在我们里发展得很好。同时,我也跟大英博物馆达成协议,这件东西不能放在仓库里,而是要在展厅永久展示,他们也同意了。
羊城晚报:可以分享一下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的创作故事吗?
俞挺:它是由一块13公斤的青海青玉做成的,因为青海青玉的细腻程度和洁净程度都特别高,掏薄之后给人的感觉非常纯净,做薄胎玉器最合适。
但是因为创作的时间比较久远了,而且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做玉雕,创作过程是相对平淡的,所以其实没有特别的故事在里面。
羊城晚报: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您认为苏州玉雕有什么特点?
俞挺:在中国,不只是苏州,上海、北京、扬州、河南、广东等地玉雕技艺都发展得很好。每一个地方的玉雕工艺都有微妙的不同。
苏州玉雕的特点是“空、飘、细”,“空”是指苏州玉雕的空灵感,“飘”是指飘逸,“细”就是细腻。
我们做玉雕第一步是选玉料,材料的选择我有自己的一套标准,玉料的细腻度一定是第一位,再就是洁净程度,里面不能有杂质,这两点必须都达标后我才会动手做。
俞挺作品《十全十美餐具》
创新玉雕样式让更多人看见
羊城晚报:薄胎工艺应该是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的最大亮点?
俞挺:是的。在玉雕技艺中,薄胎工艺享有“水上漂”的美誉,这是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工艺,也是最有难度的玉雕技艺之一。
早在唐代,玉雕的薄胎工艺已经诞生,清代乾隆之际,由于受到皇帝赏识,兴盛一时。可由于做工复杂、费时费料,乾隆去世后,转向落寞,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逐渐恢复发展。
普通玉器器皿的胎壁厚度差不多在5毫米,薄胎玉器器皿的胎壁只有1毫米左右。因为只有达到这个薄度之后,玉器才会产生一定的透光性,在灯光的辅助下产生发光的感觉,就像大家在网上看到的“发光”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一样。
羊城晚报:那么薄胎玉器工艺的难度在哪儿?
俞挺:学习玉雕技艺,尤其是薄胎工艺,至少要长达10年的积淀。
我是1987年开始从事玉雕制作的,那时我15岁,从做动物件跟仿古件起步。1995年前后,我思考着能不能进行技术上的突破,所以就研究起薄胎工艺来,比如开始做茶壶、花瓶、香炉、茶杯、酒杯等。
薄胎工艺是整个玉雕工序中的最后一道,当器皿外部的花纹全部雕刻完毕后,我们才去做内壁的掏薄,所以这一步是非常冒险的。一件器皿在即将完工时不小心“抛残”也是偶有发生的事,因此,掏薄的过程我常常都感觉如履薄冰。
羊城晚报:您从事玉雕已经36年了,对未来工作有什么计划?
俞挺:这是我终生的事业,我还会一直做下去,一直研究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逐渐成长。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个人审美,今后作品在形式上可能还是会有变化,我会尝试一些创新的样式。同时我也希望,玉雕能被更多年轻人看见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