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致敬金庸!李志清武侠专题画展在广州十香园开幕

2025-07-30 23:58 来源:南方网

  7月30日,“象外之境——水墨金庸·李志清武侠专题画展”开幕式暨读者见面会在十香园纪念馆举行。此次展览由广州市海珠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广州岭南书院·隔山书院和广州市朗声图书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展览将持续至8月10日。

  醉心为金庸小说造“象”

  今年是金庸武侠文学创作70周年。1955年,金庸在香港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武侠文学创作生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其作品被誉为“世界华人的共同语言”,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式的华文经典”。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作为金庸先生十分欣赏的“御用”画家,香港著名画家李志清数十年来,醉心于为金庸小说造“象”。他早期创作的漫画《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成功打入漫画大国日本和法国,迄今仍有多种文字的版本在全球出版发行。2007年他凭借漫画《孙子兵法》斩获日本首届“国际漫画赏”最高荣誉之“金赏”,成为享誉世界的华人漫画大家。

香港著名画家李志清

香港著名画家李志清

  此次画展举办地十香园被誉为“岭南画派祖庭”,曾是清代著名画家居巢、居廉的故居,也是居廉设馆授徒的场所。李志清提到,自己与岭南画派很有渊源,早年曾跟香港岭南画派著名画家司徒乃钟学习,“我跟司徒老师学习了两年岭南画派技法,包容并蓄的岭南画派精神对我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作为岭南画派传承人之一,除了学习岭南画派花鸟技法,李志清对西洋画也有系统地学习。由于深受金庸作品和中华传统典籍的影响,他对中国历代山水名画更是痴迷不已,长期浸润其中,揣摩研习,并将水墨意蕴与侠义精神融会贯通,创作了独树一帜的金庸武侠水墨画作,深受金迷读者喜爱,金庸也对其赞赏有加,曾为其题字:挥潇洒彩笔,图风云人物。

  谈起金庸的文学作品,李志清评价说,“金庸先生的小说每个人都可以看得明白,又很有趣,同时又有很高的文学深度。金庸先生曾说:写小说是写给人看的。他的作品不用那些难懂生涩的文字,但用词很精准,读起来很流畅,是很好的雅俗共赏的文学作品。”

观众在展览现场观展

观众在展览现场观展

  七十余幅作品呈现金庸武侠江湖

  本次展览以水墨为媒,重现金庸武侠江湖的浩然之气。“去年,我们在省立中山图书馆做了同样主题的展览,这一次又增加了一些新的作品,特别希望读者可以看到。”李志清说,“虽然展品差不多,但在不同的场景展出,我觉得效果是不同的,观众观看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画展共展出李志清的绘画作品七十余幅,其中根据金庸作品所成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所创作的两幅大型画作更是首次联对展出。李志清表示,《飞雪连天射白鹿》比较容易创作,直接根据上联的意境创作出来,而《笑书神侠倚碧鸳》比较困难,“它不是一句完整的有意思的句子,我把它以一个‘侠’字贯穿整个意境,也代表了《侠客行》,再把其他六个作品分布其中,比如《神雕侠侣》用一只雕表示,《鸳鸯刀》用一对鸳鸯表达,很有趣味。”

展览现场,《飞雪连天射白鹿》画作

展览现场,《飞雪连天射白鹿》画作

展览现场,《笑书神侠倚碧鸳》画作

展览现场,《笑书神侠倚碧鸳》画作

  金庸的小说,内容包罗万象:从哲学到历史,从医卜星相到琴棋书画,从大漠草原至江南水乡,从儿女情长至家国情怀,从个性解放到为国为民。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尽在其中。李志清认为,金庸笔下的江湖,既是虚幻的,也是真实的。“金庸小说的故事发生在古代,但小说所传达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确是现代的,这与岭南画派注重将现代语境注入创作的精神是相通的。”

  在活动现场,一位李志清的忠实读者杨先生特意从杭州过来看展,“我从很多年前开始关注李志清老师的作品,今天来现场看画展,感觉还是和之前看印刷出来的作品很不同,意境更宏大,能从这些画里面看到金庸的武侠世界。”

  “我今天是第一次见到李志清,也是第一次看到他的漫画,看了画展以后,感触很深。”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罗一平说,“他对金庸先生所写的人物,包含的历史,文化的厚度都很理解。作为香港漫画的代表,他当之无愧。”

展览现场

  新作《雪山飞狐》连环画即将亮相

  活动当天正式发布《水墨金庸:李志清画集(二)象外之境》画册。该画册是李志清沉潜十余年的心血之作,他以更成熟的笔法,更辽阔的视野,展开一幅幅诗意又凌厉的江湖长卷。

  画册精选金庸武侠文学作品原著配文,观画兼赏文,使画面与文章相得益彰;融汇中西技法,首次收录罕见水墨双面画、彩墨画、油画等多种风格新作,塑造出金庸人物独一无二的精神面貌与江湖风骨,在水墨未尽之处,江湖意境再次悄然铺展。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李志清表示,这本画册包含了“象外之境”这两次展览的大部分内容,“不管是它的包装、印制还是编排都比较符合我心目中的一个形象。”

  在画册的最后部分是《雪山飞狐》连环画的节选内容,这也是李志清最新创作的作品,“我自己很久之前就有创作连环画的想法,小时候我们喜欢看内地的连环画,但是我当年创作漫画不是这种形式,所以心中一直希望可以创作一套小时候看的那种连环画作品。这次朗声公司邀请我们创作《雪山飞狐》,满足了我之前的一个愿望。”李志清透露,这本书将在8月举办的南国书香节上与读者见面。

开幕式现场,李志清捐献画作仪式

开幕式现场,李志清捐献画作仪式

  活动当天,南方网、粤学习记者专访了画家李志清,展现画展背后的故事。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您再次来到广州,举办“象外之境”武侠专题画展,有没有什么新的内容展现?

  李志清:这一次跟上次在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展览,内容差不多,但是我们又增加了一些不同的新作品,特别希望读者可以看到,我觉得不同的场景展出,有不一样的展陈效果,观众也有不一样的感受。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这次展览中有没有特别的作品

  李志清:在十香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比较特别的两幅展品《飞雪连天射白鹿》与《笑书神侠倚碧鸳》,它是根据金庸作品的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所做,《飞雪连天射白鹿》比较容易创作,《笑书神侠倚碧鸳》比较困难,它以一个“侠”字贯穿整个意境,也代表了《侠客行》,再把其他六个作品分布其中,比如《神雕侠侣》用一只雕表示,《鸳鸯刀》用一对鸳鸯表达,很有趣味。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您的主题叫“象外之境”,之前您说过它是一种具象之外的抽象感受,无法用语言表达,也无法用文字书写。您是否担心观众无法理解其中的抽象感受?

  李志清:观众不理解其实也没关系,因为我们创作的时候,不一定全部考虑读者是怎么理解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是好的作品,一定能与观众产生共鸣,他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画家创作的那种心境,感受画家想表达的东西。对于我的作品,我有这个信念。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您心中的“侠”是什么样子

  李志清:金庸先生说过,“侠”就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小的“侠”就是生活中看到有不平事,挺身而出,大的“侠”就是为了理想,为国为民。在我们现代的社会,一定是需要这种“侠”的精神,如果一个社会没有这种精神,这个社会就会比较冷血,也不是我理想的社会。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您最近有没有创作新的作品?

  李志清:这次画展同时发布了新的画集,内容编排方面,前面的作品是比较严肃的,后面的作品比较轻松一点的漫画,这样一直翻下去,我们希望读者看到最后,大家都能哈哈一笑。

  另外,在画集的后面有《雪山飞狐》连环画节选,这是我们在八月份出版的新书,也会在南国书香节亮相。《雪山飞狐》内容长度适宜,比较适合漫画创作,印制出来大概200页左右,效果很好。关于创作连环画,是我很久前就有的一个想法,我们小时候看内地的连环画,但我开始创作的漫画不是这种形式,所以希望可以创作一套连环画,这次算是满足了我的愿望。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今年是金庸武侠文学创作70周年,您怎么看待金庸先生的文学创作?

  李志清:金庸先生的作品是能够雅俗共赏的很好的文学作品,每个人都可以看得明白,又很有趣,同时又有很高的文学深度。金庸先生曾说:写小说是写给人看的。他的作品不用那些难懂生涩的文字,但用词很精准,读起来很流畅。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南国书香节将到了,对于读书这一块,您有什么想说的?

  李志清:现在大家对读书的感觉越来越淡了,看手机、玩游戏的人比看书的人多,我觉得推动纸本书的活动特别有意义,就像香港的书展一样,保留有文人精神,南国书香节对我们出书人是特别有意义的一次活动。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您未来的创作会不会往动画、动漫的方向发展?

  李志清:动画、动漫的投资是比较大,比较困难的,但是我一直都有这个想法,希望可以参与,因为我也很喜欢看动画,好像是宫崎骏动漫那种,是我的心头货,我是很喜欢这些东西的,小时候我们也是看动画长大的,但是做动画真的是要有很好的机缘,希望未来有这个机会。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

  摄制 陈蔚一、邓志鹏

编辑:朱绮琳   责任编辑:王萍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