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保护客家文化生态 梅州打造文旅一线城市

2022-03-08 18:13 来源:南方网

梅州城区全景(宋志锋 摄)  广东省文旅厅提供

  南方网讯(记者/周存 通讯员/粤文旅宣)近年来,梅州市坚持以客家文化为魂,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以创建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抓手,创新发展举措,出台发展规划,建设发展平台,助推打造文旅一线城市,实现了客家文化生态“美丽颜值”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经济价值”,全面拉动梅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高标准创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

  2015年以来,梅州共统筹安排实验区建设经费约55.4亿元,为实验区建设提供坚实保障;每年投入超百万元,大力实施“名家带徒授艺工程”“客家山歌歌手培养战略工程”“客家山歌创作战略工程”等三大工程,培育非遗传承人,初步形成家族传承、师傅传承、学校教育传承等人才传承模式。

  目前,全市有四级非遗传承人435位,其中国家级7位、省级38位、市级77位、县级313位。

  另外,梅州多次召开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学术研讨会,共同研讨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编撰出版《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图典》《客家非遗》《世界客家山歌大典》等20多部非遗丛书,对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进行深入理论探索。

梅州围龙屋(磐安围) (欧泳 摄)广东省文旅厅提供

  高层次打造梅州文旅一线城市

  梅州率先在全省完成12个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先后推出了《等郎妹》《血色三河》《白鹭村》《春闹》《林风眠》等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高水平承办2021年省群众艺术花会,获2金4铜,被授予“优秀组织奖”“特别贡献奖”称号。特别是在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上,梅州荣获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等15个奖项,被国家和省的专家誉为“梅州现象”。

  投资50亿元的“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一期项目建成开业,日均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成为梅州乃至广东文化旅游新燃点和“网红打卡地”;客都人家从2018年11月签约落地,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公司注册、规划设计、项目审批、拍地供地等一系列重要前期工作,历经400多个日夜,实现了从无到有,跑出“梅州速度”。

  目前,梅州市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5个,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45家,居广东省第二。

  高水平打响“世界客都”特色品牌

  近年来,梅州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战略,借助26个海内外文化旅游推广中心、“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国际慢城联盟等平台,大力推动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推动梅州文化旅游走出围龙,冲向世界。

  特别是2021年,梅州以优异成绩成功当选中国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成为目前全省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城市,极大提升了梅州文化旅游国际美誉度、知名度、影响力。

  梅州精心打造“群星舞合大家乐”“周五有戏、相约周六”“客都文化公益讲堂”等文化惠民金字招牌。每年组织戏曲进社区、进农村等惠民演出近800场次,受惠观众超80万人次。

  此外,还利用民间节日传承民俗文化,开展迎新年、闹元宵、赏中秋等活动;大力开展客家文化(非遗)艺术周、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等非遗特色展演活动,成功举办第一届广东民宿大会、“东亚文化之都”启动仪式、世界客家(梅州)文化旅游推广中心国际视频会议等文化主题活动。

  近期,梅州市还将举办中国(梅州)客家非遗大会,这是一项国家级的重大文化活动,将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进一步提升梅州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编辑:周存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