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作家麦家与董宇辉在湖州莫干山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活动。
麦家风趣地比拟道:“山里面本身就是一本书。”这场以山水为幕、文学为魂的对话,将农家烟火与精神救赎交织成诗。
竹林挖笋,重返童年的疗愈之旅
直播首站选在竹海翻涌、绿意如潮的莫干山深处。
董宇辉与麦家扛起锄头化身“春日农夫”,体验挖笋、剥笋、晒笋的乡野趣味,还亲手制作了粽叶青团和竹筒饭。
“人的出生地,就像一个胎记一样,是不会消失的。”麦家笑称这种能吃能玩的农家生活,让他放松自在:“锄头一上手,我马上觉得手上长了力气。这个工具就像从我身上长出来的一部分。记忆也活了。”镜头里,他展露罕见笑容,直言山间劳作唤醒了他田间地头美好的童年记忆。
2024年3月,麦家在武当山与董宇辉对谈,谈及闭关寺庙创作《人间信》时曾失声痛哭,这本“从心底喊出来的书”,写尽自己与故乡的挣扎。此次直播,麦家也回忆去年直播后,连看了一千八百多条评论,看哭了。
“写作有意义,不仅让我找到了生活的源头活水,也找到了跟读者联通的捷径。”麦家说,很少有读者看了他的谍战小说,来跟他聊人生经历、原生家庭和苦痛,而“《人生海海》《人间信》激活了很多人的内心,有大量读者跟我聊,袒露自己的心声、成长,甚至希望我从他们的人生当中汲取创作素材,与读者的交流成了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董宇辉也借此引申,请大家想象一下身处不同城市的人,晚上在夜灯下翻阅文字时潸然泪下的场景。“那一刻,无数个我,无数个他,无数个相似的人都在为文字所流泪,这是很有诗意的一种画面”,尤其在人们深度阅读、深度思考、深度感受越来越少的时候。
阅读突围,在碎片化时代深耕思想
为呼应“世界读书日”主题,董宇辉也为读者们发声,问及如何面对互联网时代的阅读困境。麦家给出建议:读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阅山河也是一种阅读。“当下每个人都处在碎片化的阅读边缘地带,所以阅读经典之作也是必需的。要相信需我们花力气去啃的思想之作,往上吃力地走,得到的回报是最大的愉悦”。
麦家表示,自己一步步走来,靠的全是阅读、写作。在柴火堆中“救回”并看到第一本“课外书”《林海雪原》之前,自己的内心只属于身边的村庄,世界只是村庄里的村民,而书让他知道天外有天,外面有个世界,不断的阅读也促使他不断地成长。
从“谍战三部曲”到“故乡三部曲”的转型期间,麦家有三年处于“失语”状态,也是通过写读书笔记以及大量阅读,方才重拾创作。
在总结时,董宇辉提到麦家令其非常有感触的一句话——文字有时候甚至是弱者的权力。“当现实无法给你回应的时候,文字会给你回应。”他也赞同评论区一位读者的留言:书可以让人渺小化自己,不会对很多事情耿耿于怀。
据悉,《麦家陪你读书(第三辑)》也将在今年与读者见面,秉承前两辑的理念,第三辑也精选了40部世界级文学经典,致力于将看似高不可攀的名著“变薄”,用易懂而睿智的解读,助力读者利用碎片时间读透经典,一站式体会40种不同人生。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 通讯员 林菁 杨柳青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