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年龄是一种感觉》新书分享会在沈阳成功举办。本书译者、资深媒体人陈鲁豫与《随机波动》主播冷建国在沈阳展开了一场关于年龄与选择的对谈。
《年龄是一种感觉》是加拿大作者海莉·麦克吉的作品,简体中文版由陈鲁豫翻译。全文以第二人称“你”作为视角,讲述了一位女性自25岁生日起,直到死去,这一生的经历。故事用现代诗般的语言,串联起“你”生命中的12个小故事,走过青年、中年、老年三个时期,涵盖了友情、亲情、事业、个人成长、爱情等多个主题。伴随着一个个故事,读者将有机会去探索“你”,也是自己有可能经历的一生的故事。
汇集而来的读者们有的刚步入社会,正被二十五岁的迷茫所困扰;有的已为人母,在家庭与自我之间寻找平衡;也有人在奔五之年,重新思考如何与衰老和解。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世代,大家因《年龄是一种感觉》而聚到一起,和两位嘉宾一起,交换对于时间与年龄的感悟,畅聊身为女性的选择与自由。
活动伊始,两位嘉宾从书名《年龄是一种感觉》出发,聊起在青年人里普遍存在的年龄焦虑。
鲁豫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概念——“四分之一人生危机”,即25岁到30岁,刚刚进入社会,机会很多,却没有一个清晰可行的方向;看似前途无量,实则步履惶惶。
回想起初入社会的自己,鲁豫坦率地承认当时内心也有很多惶恐和慌张,十分理解在如今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当代青年人的困惑和焦虑。“这种四分之一人生的焦虑和中年危机正好方向相反,青年危机是一个人往前时的焦虑,中年危机则是往后看时的遗憾和悔恨。方向不同,都有焦虑……惶恐是贯穿一生的主题。”
而面对这样“向前的困惑”,鲁豫表示,“人只有回头看时才能给出解决方法,却在面对新的问题时,永远嫌自己的能力不够。我只能带着眼下的困惑甚至是惶恐往前走,没有更好的方法。”
现场还有很多观众已迈入30岁,需要承受更现实的年龄压力。一位观众说自己在公司要装作稳重,在家又忍不住变回孩子。这种心理年龄和真实年龄的落差让她感到焦虑。
鲁豫真诚地回应道:“我从来不认为某个年龄一定要有固定的样子。30岁可以幼稚,也可以成熟。这取决于你的性格和所处环境。永远不要想30岁40岁50岁应该是什么样,没有应该。我是什么样,就应该什么样,我就是‘应该’。”
当聊到书里主人公一生所经历的父母离世、朋友病故、宠物意外,主持人冷建国不由得感慨,年龄增长的过程就像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
鲁豫说:“你能看到呼吸在慢慢远去,体温在慢慢变凉,一切都被拉长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记住温暖的体温,记住此刻的皮肤是柔软有温度的,哪怕它变冷、变硬。你要忘掉冷和硬的感觉,你要记住生,你要忘记死。”
谈到年龄的增长与不可抗拒的衰老,鲁豫坦言:“我清楚我的工作需要巨大的体力、记忆力和专注度。有一天我一定会失去这一切。我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做更多我想做的事情。”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