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泼可爱的十五运会吉祥物如何变成周边商品、走进广交会?”“一只看起来很普通的马克杯,为何能从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远销海外?”这些问题的背后,蕴藏着版权与创造的故事。
11月3日,第三期“广交会里的版权故事”研学营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和广州市版权局指导,广州市版权保护中心联动广交会知识产权和贸易纠纷投诉接待站、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和广州知识产权人才基地等机构,组织邀请版权部门、高校师生及业界代表参与,通过“问题导向+沉浸体验”的研学形式,探寻广交会和十五运会里的版权故事,了解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的生动实践,共育版权人才、共商版权保护、共创版权生态。

从课堂到展馆:多方协同育版权人才
活动现场,广交会知识产权和贸易纠纷投诉接待站工作人员,向参加研学营活动的同学们,介绍了广交会三十余年来构建的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机制。该机制以“展前主动排查、展中快速处理、展后联动跟踪”为特色,日均投入约130人的专业力量,确保了版权投诉的高效处置,为国内外大型展会提供了宝贵的“广交会方案”。
广州市版权局版权专家库专家、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刘平教授现场为同学们讲授了《展会版权保护》课程,详细介绍了广交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及特点,梳理展会常见的侵权高发作品类型,并结合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精准理解展会版权保护的特殊性,掌握侵权应对与风险防范策略。
暨南大学法学院韩兆威老师分享了广州知识产权人才基地版权人才培养与基地建设相关情况。他表示,基地将持续深化与各方合作,致力于培养和培训全科型、复合型、高端型的知识产权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培养更多懂法律、通业务、善实践的高素质版权人才。
从大学课堂走进广交会展馆,学生们纷纷表示,近距离观察广交会知识产权保护的实际运作,直观感受展会版权保护的机制与特点,对未来从事版权相关工作充满了信心。
近年来,广州版权部门构建起多层次、专业化的版权人才体系,为版权领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通过联动版权领域司法审判机构、市内高校、重点产业部门及专业服务机构,整合多方资源开展版权专家库建设,为广州版权政策制定、纠纷解决、产业升级等工作提供专业智库支持,夯实版权事业发展的智力根基。与此同时,通过依托重点宣传活动、广交会等大型展会的版权保护工作场景,逐步培育起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版权后备力量,为广州版权事业发展和助力打造区域版权保护与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夯实人才基础。

从展期到日常:多元机制筑版权屏障
本届广交会期间,广州市版权局组建了37名由版权研究、行政管理、文化执法骨干组成的专家团队,进驻各展馆知识产权和贸易纠纷投诉接待站。同时,邀请广州市版权专家库专家通过线上协作的方式,形成“专家疑难杂症支援、驻会工作人员协同处理、优秀硕博士一线解答”的版权纠纷调解机制,确保广交会举办期间的版权纠纷投诉得到及时、专业的处理。同时,依托投诉接待站工作优势,为前来咨询的企业及个人提供著作权登记和广州市作品著作权登记政府资助咨询、版权普法宣传及版权法律咨询等服务,有效拓展版权服务的覆盖面,为参展客商提供“一站式”版权公共服务。
参与本次驻会工作的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学生邓子岚表示,此次驻会工作让我经历了一次理论与实务的融合,从参展商品版权核查到侵权投诉快速响应,每一步都在守护创新成果,唯有尊重创新,才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保持自身的独特优势。
多年来,广州已经形成了全市“一盘棋”的展会版权保护工作思路,结合打造的“创意花房”广州版权工作站品牌,深入羊城书展、民间工艺展、跨境交易展、科技节等大型节展会,现场设立版权工作站,指引参展企业防范化解版权风险、合法合规开展经营,并形成了会前培训演练、交叉检查核实、每日例会沟通、疑难案件会商、重点情况通报等展会版权纠纷全过程处理机制,不断提升展会版权保护和服务实效。
在展会之外,广州通过多种方式拓展纠纷化解路径,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2024年12月,广州市版权局指导海珠区成立版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对辖区版权纠纷开展线上线下双向诉调,为版权产业发展提供“全链条”保护。2025年7月,“创意花房”广州版权工作站暨天河游戏版权共建站成立,提供版权宣传、作品登记、维权援助、纠纷调解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助力构建良性健康的游戏版权生态。据悉,广州目前成立涵盖非遗与民间文艺、数字经济与会展、出版发行、动漫游戏、设计、综合服务等8个版权基层工作站,提供便捷高效的版权服务,有效解决了权利人在版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全链条中面临的诸多难点与痛点。

从展会到赛会:版权赋能促产业发展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11月9日在广州盛大开幕。从赛事直播画面到吉祥物文创,从宣传影像到赛事IP开发,版权保护贯穿赛事全链条,其重要性随赛事热度攀升持续凸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同学们走进广交会场馆内的十五运会特许商品零售店,在欣赏设计精美、趣味横生的文创商品之余,通过特许商品上的版权标识和防伪措施,了解到从设计创作到生产销售等相关流程的版权管理,感受到大型赛事中版权保护的细致入微。
十五运会官方特许生产商及零售商广东南粤分享汇控股有限公司负责同志分享了“以版权为桥,让全运IP与时代共鸣”的经验。该公司通过设计赋能,融合岭南非遗与全运精神设计产品外观,并及时进行版权登记,助力“土特产”变“伴手礼”,实现版权价值循环。
活动还邀请了励弘文创旗舰园总经理严捷分享其在“构建版权服务生态,赋能十五运与产业创新”方面的经验。该园区打造了版权“保护—交易—创新—金融—宣传”五位一体服务生态,为十五运会筹备提供了全链条服务。
从“创意”到“生意”:政策护航聚版权生态
据悉,广州通过出台系列版权相关政策,助力推动版权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7月,广州市版权局印发了《关于重新发布广州市作品著作权登记政府资助办法的通知》,将《资助办法》有效期延长5年并重新发布。今年9月,《广州开发区 广州市黄埔区促进文旅产业与版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活动现场,黄埔区版权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措施》的具体内容。据介绍,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版权资源丰富、版权企业众多,已形成了工业设计、信息科技、数字文化、游戏动漫、智能制造等五大优势集群,《措施》对符合相关条款的单位最高奖补可达2000万元,在强化版权价值、支持文化出海、激发消费活力等方面也出台了专项细则。据悉,广州市番禺、海珠、南沙等区先后出台版权相关政策,对版权企业(园区)、优秀产业人才、著作权登记、版权示范创建、版权组织和服务机构、重大活动等给予不同资助、奖励。
在实地参观广交会设计创新奖展厅的过程中,构思精妙、设计新奇的获奖产品向同学们展示了版权赋能产业发展的生动故事。同学们表示,有了版权政策的助力、版权监管的护航、版权服务的提质,各式创新产品在版权的保护下,逐渐从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了从“创意”到“生意”的价值转化。
未来,广州将持续深化“创意花城”版权工作品牌建设,串联起版权管理、服务、产业等多方面资源,通过打造展会“版权故事”系列研学活动,推动“大中小学生”版权宣传教育一体化建设,以更开放的平台、更完善的机制、更融合的生态,推动版权理念深入人心、版权人才不断涌现、版权产业蓬勃发展。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郭昊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