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传承红色基因,“英雄花开英雄城”红色文化系列展览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开幕

2024-03-15 17:10 来源:南方网 周存 朱绮琳

  3月15日,“英雄花开英雄城”红色文化系列展览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开幕。今年3月,由广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英雄花开英雄城”2024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本次红色文化系列展览就是“红棉展映”板块的活动之一。

  展览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承办,分为“万水千山只等闲——广州艺术博物院藏红色主题美术作品展”和“恰同学少年——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红色主题美术作品展”两部分,展出广州艺博院藏红色题材作品近30件及广美绘画艺术学院学生红色主题美术作品近百件。展览将持续至4月19日。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馆长罗奇介绍,红色的展览是广州艺博院一个重要的展览方向。“恰逢广州举办‘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活动,作为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我们这次的两个展览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展览传承我们的红色文化、红色基因,在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老一辈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弘扬革命精神,也能看到新一代年轻人如何铭记历史,继承我们的红色文化精神,这两个展览体现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实现革命精神传承。”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馆长在展览开幕式中致辞。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馆长在展览开幕式中致辞。

  两大展览

  院藏名家精品呈现红色故事

  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90周年。“万水千山只等闲——广州艺术博物院藏红色主题美术作品展”精选院藏红色题材作品,挑选了近30件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廖冰兄等广东籍名家创作的红色作品进行展出。

  其中特别展示与长征相关的主题作品,并辅以丰富的辅助陈列资料。这些作品讲述了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辉历史,依托作品,讲述故事,还原历史。

  通过欣赏展览,能了解红军从井冈山到长征的革命斗争过程,从中感悟到红军“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坚定理想信念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加深对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认识理解。

  一直以来,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重视红色传统教育,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结合的方式创办具象语言课程。该课程开办以来,历年组织学生创作了大量红色题材静物写生,主题丰富,内容现实,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此次,广州艺博院与广美绘画艺术学院联袂举办红色主题美术作品展,展示了近百幅学生作品。本次展览的作品原型都是广州、汕头、梅州、汕尾等红色资源丰富的博物馆的展品,学生们通过现场研学、采风写生,以青年人的视角,创作艺术精品,描绘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

  据了解,此次参展的作品当中,超过四分之三是在校学生所创作,可以说“青春状态”贯穿于整个展览中。学生们通过主题创作,不仅促进了自身水平的提高,更促使他们对文化使命的思考和精神品格的追求,思想和精神境界得到大大提升。

  三大亮点

  百余件佳作形式多样

  馆方介绍,本次展出的百余件佳作,除了国画、油画,还有剪纸、书法、水彩等,作品中透出新老艺术家在技艺融合、风格类型、表现手法、材料运用等方面的突破,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

  一是精心展现历史真实。本次展出的作品突出了“史实”的客观叙事,作品所展现的历史细节和具象描摹都有真实历史,作者不仅认真学习历史,还到题材发生的“现场”去实地感受、搜集材料,作艺术呈现。不仅重在“写真”,更重在“传神”“铸魂”,反映长征和红军的历史。

  二是激情述说红色故事。从杨之光《不灭的明灯》到关山月的《黄洋界》《过雪山》,从《飞夺泸定桥》到《红一连》,从《大南山革命石刻》到《烧地契》……此次展示的作品,循着长征与红军的红色经典展开,沿着星星之火的燎原之路,从宏大叙事到微观再现,从群体塑造到个体描摹,以“美术+文献”的形式生动讲述红军长征的重要事件,在鸿篇巨制的叙事中倾诉激越的当代情怀。

  三是热血传承红色创作。展览充分反映新时代“红色主题”的繁荣景象。本次展出作品不仅有老一辈名家的精品,更有新生代学子的力作。在展览中能够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良好氛围。从展览作品可见,青年学子成为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主力,显现出可贵的创作活力和探索精神。

  展览期间,广州艺博院还组织了丰富的公教活动,让观众可以更加方便地“赏英雄花、游英雄城、传英雄志、弘英雄气”,感受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从井冈山到长征”的革命历程。记者了解到,广州艺博院策划“红遍花城——广州艺术博物院藏艺术精品巡展”,展览将于2024年3月15日-4月12日陆续在广州大学附属小学、广州市黄埔区玉鸣小学、荔湾区图书馆等地进行巡展,让观众从美术作品中更加了解“英雄城”广州,同时也通过欣赏优秀艺术作品,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岭南文化的认知。

  另外,院方组织专业讲解,邀请党史专家、艺术家、讲解教育专员带领观众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本次展览还将开展策展与创作分享、党史学习讲座等相关活动,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参观学习;设计专题参观路线,组织青少年参观研学活动。

  部分画作赏析

  一、展览“万水千山只等闲——广州艺术博物院藏红色主题美术作品展”

  《不灭的明灯》杨之光 国画 1977年

  款识:

  毛主席当年在井冈山艰苦的寒夜里,在一根灯芯的小油灯下,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及《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字字句句,闪耀着真理的光芒,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赏析:

  展览作品杨之光的《不灭的明灯》,因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而广为人知。

  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总结了湘赣边斗争的经验,在八角楼写下了两篇光辉著作,从理论上初步回答了有关中国革命的具体问题。《不灭的明灯》以毛泽东为视觉中心,夜幕降临,毛泽东坐在竹椅上,穿着单衣,披着薄毯,右手握着笔,左手挑起灯芯。凝视着眼前的星星之火,他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未觉察到。

  作品通过简陋的环境、灯光的营造和独特的挑灯芯动作的设计,再现了毛泽东在革命创业初期,在危机重重的困难环境之中,点燃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发展壮大了革命事业的历史情境。画面中,挑灯芯的动作非常有寓意,此举瞬间照亮室内,象征着即将冲破黑暗、扭转乾坤的革命形势。正是这一细节,成就了这幅描绘毛泽东形象的经典之作。

  《英雄径》关山月 国画 1983年

  款识:

  井冈险路开荆棘,万里长征几曲弯,踏尽黄洋云里径,三山搬后岱宗攀。

  一九八三年盛暑,挥汗试画井冈山英雄径于珠江南岸,漠阳关山月笔

  赏析:

  关山月曾创作了大量红色题材的精品,他擅长用新方法表现新题材、新内容。此件《英雄径》为关山月1983年创作,他用精湛的笔墨,淋漓尽致地在两张四尺整纸、高近3米的竖式空间上,描绘了井冈山山高入云的景貌。远处山峦起伏,近处茂林密集,树林中隐约可见一条通向山顶的羊肠小道,空中云雾缭绕,空灵之境引人遐想。近处浓重的墨色突出山体浑厚的体量感和质感,和远处山景的淡墨形成鲜明对比,空间感跃然而出,对角线式的构图匀满有气势,以凸显这一革命圣地的伟岸历史。其笔下的树木苍劲有力,展示了于山石缝隙中挺拔生长的顽强生命力,寓意红军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整幅画作立意高远,气势恢宏,体现了画家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飞夺泸定桥》 雷坦 油画 1977年

  赏析:

  本次展览另一件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是雷坦的油画《飞夺泸定桥》。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斗。画家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重走红军长征路,以亲身的体验,绘就了这件不朽的作品。他创造性地使用正面构图法和平视视角描绘过桥红军,让观者有如置身于战斗场景之中,增强了真实、紧张的感受。

  《过岷山》 刘仑 1991年

  款识:

  过岷山,辛未五月,刘仑。

  赏析:

  刘仑的作品《过岷山》是以红军长征中翻越雪山为题材,描绘了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中“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情景。画家借鉴诗歌,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以生动的艺术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们越过雪山后胜利欢呼的情景,体现了毛泽东诗歌中所展现的胜利的喜悦和革命的豪情。画家曾四次重走长征路采风,为日后创作长征系列作品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又曾担任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万水千山》美术顾问。这幅作品构图上画家受到了电影画面的启发,以巍峨的雪山为背景烘托在前景的红军战士,高耸入云的山峰象征着红军在行军过程中克服的种种困难,也彰显了红军战士高尚的革命情操和不畏艰险的革命情怀。

  《东方红组画之八·情深谊长》谭伯潮 剪纸 1966年

  赏析:

  谭伯潮创作的剪纸《情深谊长》表现的是长征路上,途经四川大凉山的中央红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赢得彝族同胞拥护的历史。1935年5月,时任红军总参谋长兼先遣军司令员刘伯承和彝族首领小叶丹以水代酒,“彝海结盟”。此后彝族同胞护送红军历经七天七夜通过彝区,不仅为红军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赢得了宝贵时间,也在彝区埋下了革命火种,帮助彝族人民建立了革命武装。

  二、展览“恰同学少年——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红色主题美术作品展”

  《建国方略》蔡瑾 水彩彩铅 2021年 78X108cm

  赏析:

  这件是水彩画,作品的题材是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它被称为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它见证了我们国家一路奋斗至今、越发繁荣昌盛。时间给书本留下了历史的痕迹,在创作这幅作品时,青年画家运用了水彩和彩铅相互辅助去创作,通过水彩打底,彩铅浅上多次的叠加刻画,表现书本封面书皮的残破质感。再用重色和水彩去晕染和刻画上面的字体。在漫长的创作过程中,看着书本一步步成型,跃于纸上,感受到了孙中山先生对于中国的重大期望,和那个年代为如今美好生活作出的贡献。

  《发报机》 蒋方馨 水彩彩铅 2021年 108X78cm

  赏析:

  画作运用了水彩及彩铅,水彩先铺一层底色,再用彩铅进行刻画。发报机与其他物体比形状很清晰,整体较简单,同时也十分考验刻画细节的能力。创作前画家了解到发报机是敌人严禁运输的设备,交通员冒着生命危险,历尽艰苦才把发报机运至中央苏区。交通员们通过编码和相应的处理技术进行远程沟通,传输指令或者机密内容。因此通过这个物品仿佛看到了当年斗争中的惊险历程,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时代的印记》 柯常忠 水彩彩铅 2021年78X108cm

  赏析:

  该作品描绘的是民国时期的布鞋。鞋在红军长征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减少了长途跋涉中脚底的疼痛感,它是当年千万红军战士艰苦跋涉、浴血奋战的一个历史见证和象征。创作中,画家利用水彩与冷暖色彩铅相结合,再加上细节的刻画,让布鞋富有年代感。鞋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文化,它不仅体现了勤劳与智慧,更体现了革命精神,这幅作品不只是视觉上的感受,更是心灵上的思索。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 朱绮琳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由之   校对:赖玉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