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视剧《故乡,别来无恙》在播出后收获好评。近日,改编自同名电视剧、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的原创音乐剧《故乡,别来无恙》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成功首演,现场掌声与泪水交织,气氛热烈。
社会议题直击人心,情感共鸣全场泪目
“我们离开故乡是为了更好地回来,还是为了更好地离开?”
这一句叩问来自音乐剧《故乡,别来无恙》,击中了许多观众的心。音乐剧精准捕捉了当下“洄游青年”的时代现象,不回避“北上广”奋斗的艰辛与迷茫,亦不粉饰重返故乡后面临的现实落差与情感摩擦。
故事围绕几位发小重逢后的碰撞展开,关于梦想、亲情、爱情与自我价值的探讨句句戳心,引发了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强烈共鸣,许多情节令人潸然泪下。
治愈金曲迭出,词曲深入人心
作为音乐剧,《故乡,别来无恙》中的音乐融合了流行、摇滚、民谣及地方音乐元素,打造了多首旋律优美、唱词走心的“金曲”。无论是表达唱诵人生辛酸岁月的《来自<万尼亚舅舅>的灵感》、倾诉对父母愧疚之情的《我以为》,还是展现女性从困境中觉醒解脱的《我的人生》,以及表达对故乡复杂情感的《勿念勿忘》,旋律朗朗上口,歌词平实动人,有望成为下一轮音乐剧传唱热曲。
舞美设计巧思妙构,“故乡”意象灵动
可旋转的圆形舞台、流动的灯光……《故乡,别来无恙》的舞台设计极具巧思,通过在写实与写意之间自由切换,将“故乡生活”与“时间流逝”巧妙结合,串联起生活中一个个瞬间。那些我们熟悉却忽视的生活细节,像时间和记忆河流一样流淌在舞台上。舞台上的聚焦和发散,引人思考:我们多久没有慢下来,享受和体察自己的生活?
演技唱功在线,群像生动鲜活
由年轻演员组成的阵容,贡献了在线的演技与唱功。他们用演唱和表演,在认真的演绎中塑造了多个立体而复杂的角色,构建了丰满又和谐的群像。舞台上,亲人、同学、朋友、爱人,多重角色、多重身份,让人代入生活中的自己。重逢的尴尬、往日的友情、如今的隔阂与最终的理解,每一种情感都层次分明,细腻动人。
音乐剧《故乡,别来无恙》获得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扶持。该基金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起设立的公益性基金,重点围绕舞台艺术创作、文化传播交流和艺术人才培养三大领域开展资助。基金面向社会接受申报、资助过程受社会监督、资助成果由社会共享,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旨在搭建开放平等、公开透明的艺术资助体系,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
音乐剧《故乡,别来无恙》于9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连演五场,首演落幕,好评如潮。据介绍,该剧将启动全国巡演,将这封向心中故乡寄出的“音乐情书”带给全国的观众。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金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