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广东文艺家“大团建”!围观广东文艺家代表们都在关注啥?

2025-02-21 18:23 来源:南方网 周存

  2月21日,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会议期间,广东文艺界代表从各地齐聚广州,一起来看文艺家代表们今年都关注啥?

  林蓝:

  全身心拥抱传统,也要全身心拥抱科技

  近年来,广东美术聚焦“大作”“大家”“大展”三大工程建设推动育人才、铸精品。去年,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国画作品展在广州举行。广东省整体入选和进京作品数均排名全国第三,并有3件作品分别获得金、银、铜奖,取得广东中国画金奖的历史性突破。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作品(部分)巡展广东站现场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作品(部分)巡展广东站现场

  作为广东省第九次文代会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表示,“广东美术取得这样的成绩,核心在于以‘大作’记录时代精神、以‘大家’传承艺术文脉、以‘大展’扩大文化影响,并通过‘百千万工程’实现艺术与社会的深度互动。”粤港澳大湾区坐拥近30万平方米的公立美术馆群,广东美术正通过“大作”“大家”“大展”三大工程建立与“大馆”的联动,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广东将持续开展岭南老中青美术“大家”推培计划,举办全国美术论坛,增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辐射力。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关注热点。文艺如何与科技相融合,也在成为广东美术工作者密切关注的课题。“我们既要全身心拥抱传统,也要全身心拥抱科技。”林蓝认为,对美术工作者而言,“技术的难度”和“思想的密度”同等重要。广东省美协将搭建更多“文艺+科技”“文艺+创意”交流平台,推动文艺界与科技界、企业界深度合作。美术院校也要与时俱进地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推动以“艺科融合”为核心的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更多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广东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势赋能。

广东省美术馆展览导览现场

广东美术馆展览导览现场

  曾小敏:

  传承有道,永远以开放的心态看粤剧发展

  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十分关注粤剧发展。她认为,要永远以开放的心态看待粤剧的发展,永远以严谨的精神实践粤剧的传承。

  曾小敏谈到,近年来,《白蛇传·情》和《谯国夫人》两部大戏从舞台走向银幕,数次登上春晚,这些成功实践看似是一时破圈,实际上是多年以来,不断探索实践后的一次绽放。“未来将继续深挖传统文化的精髓,深耕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和实践,尝试更多的融合和创新,整合更多资源,希望能影响更多观众,让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得到更好的展现。”

《谯国夫人》海报

《谯国夫人》海报

  对于当下年轻人对小剧场的热衷,曾小敏表示,传统文化传播的年轻化、创作的多元化是当下的现状,也是基本的趋势。小剧场里之所以会有“大文章”,源于小剧场轻盈、便捷的欣赏需要,还有以小见大、便于创新、可以源源不断输出好作品的创作需要。她建议,政府联动社会资源,大力支持和保障文艺创作者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实践;其次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小而精,精而美;第三是作品要多元化,能体现时代精神和情感共鸣,要在小剧场看到更多年轻态、时代感的新作品。“观众年轻化才能确保戏曲传承有道、传统基业长青。我们的作品要有新的内涵,结合时代变化与社会主题做到与时俱进,这样大剧场小剧场都会带来戏剧发展的‘大市场’。”

  穆欣欣:

  澳门既有传统基因,又有大湾区赋予的时代生命力

  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副会长、广东省剧协副主席穆欣欣提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深入推进,澳门与珠海的文艺合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澳门民众融入的主动感和参与感也是前所未有的强烈。去年,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与珠海演艺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从人才机制、文艺作品创作方面强化更紧密的合作,比如《同声歌祖国》国庆文艺晚会、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文艺晚会上,大量的舞蹈演员、群众演员就来自珠海演艺集团。

红色题材粤剧《无声的功勋》剧照

红色题材粤剧《无声的功勋》剧照

  穆欣欣说:“我们还与珠海共同打造了红色题材粤剧《无声的功勋》,澳门、珠海演员同台献艺。希望未来可以形成一种常态化的机制,比如澳门的文艺人才可以更具体参与到珠海的一些文艺创作项目中。”

  谈及澳门正在打造国际化演艺之都,穆欣欣表示,澳门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是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合作基地,多元文化是澳门在历史时期形成的独有特质,也是其文化身份的独特标识。在穆欣欣看来,今天的澳门既有传统的基因,又有大湾区赋予的时代生命力。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深圳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展演都有澳门的身影,广州、珠海、深圳也持续引入了澳门戏剧作品的商演。今年,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国戏剧文化节将首次由澳门、香港和广州三地联合举办。“澳门文化界非常珍视这种文化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特色,从而打造出了多个节庆品牌,如澳门艺术节、澳门音乐节都是超过30年的品牌。我觉得这种合作机制是很好的趋势,相信在未来它会形成一种习惯,就是说无论是大湾区的任何节庆,澳门都是不可缺席的。”穆欣欣说道。

  蒋德富:

  科技将是关注未来影视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广州电影家协会主席、博纳影业集团行政总裁蒋德富对中国电影行业充满坚定的信心。他在会议期间表示,中国电影行业将在剧本创作、拍摄手段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迎来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代表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力量,更是中国文化实力提升的重要体现。

  蒋德富强调,未来的电影创作应更加注重挖掘中国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关注重大革命、重大现实、重大未来、重大历史等题材。这些题材的创作将为中国电影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中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未来不可忽视短剧和AI科技在影视产业中的发展。要团结更多的湾区影视人才和影视企业,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全面升级。我相信,科技将成为助力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也是未来发展中必须关注的关键问题。”蒋德富说。

2025年上映的动漫电影《哪吒2》

2025年上映的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脑海》进入全球影史排行榜前十,激励中国电影行业发展信心

  傅鸿城:

  AI技术对音乐创作提供新思路

  腾讯音乐集团副总裁傅鸿城在会议期间提到,广东地区拥有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如粤剧、广东民歌,腾讯音乐可以利用AI技术对这些传统音乐进行改编和创新,推动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结合广东科技优势,进一步优化AI技术在音乐制作中的应用,提升音乐作品的创作效率和艺术品质。

  傅鸿城表示,腾讯音乐早在两年前就推出一站式音乐创作宣推平台,为创作者提供一系列辅助工具,如“AI作词辅助”“AI音乐分离”“智能曲谱生成”“AI音色合成”等,这些技术能够模拟真实乐器的演奏风格和真实人声的演唱技巧,降低创作门槛,简化音乐生产流程,为创作提供新思路,提升音乐创作效率。

  傅鸿城还强调,广东是音乐创作的生力军,各大平台要加强对青年音乐人才的扶持,为他们提供从创作、发行到推广的全链条服务。“今年央视蛇年春晚的开场舞曲叫《如意舞步》,这个背景音乐就是我们从QQ音乐与南山区文联合作的青年扶持计划‘银河计划’里甄选出的优秀作品。挖掘和培养广东本土音乐人才,打造具有广东特色的音乐精品力作,能将广东音乐推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 综合报道

编辑:朱绮琳   责任编辑:卢绍聪   校对:陈学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