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台湾电音三太子VS广东洪拳,两岸青年跳出街舞国潮范儿

2023-01-06 11:22 来源:南方都市报

  当台湾传统庙会神仙三太子跳起动感十足的震感舞(Popping,街舞舞种之一),侠气十足的洪拳摇身一变成为潮流的街舞舞步,台湾八家将与潮汕英歌舞结合碰撞不一样的火花……在广东中山,中国风街舞正在这里频频开出新芽。

  2015年,台湾街舞老师林宥逸带着台湾庙宇神明电音三太子来到广东中山,并将三太子文化融入到了街舞表演之中,用自己的方式,实践着两岸文化的交流与传承。来到中山后,林宥逸与同是“舞林”中人的中山街舞老师黄浩龙因“舞”相识,黄浩龙则将广东洪拳融入街舞当中,打造了中国风十足的功夫街舞。对传统文化的热忱让林宥逸与黄浩龙一拍即合,中山“舞”林也在两岸不同文化的加入后,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漂洋过海来中山 三太子为传统节日注入全新生命力

  身着传统服饰,背插五色彩旗,胸挂大号奶嘴——这便是台湾“神仙届”电音“玩”得最嗨的神明电音三太子。在大大小小的台湾民俗艺阵上,三太子身穿戏服随着电音跳舞,骑着改装摩托车行进,是台湾庙会、游园节日中的最强“气氛组”代表之一。如今,在台湾街舞老师林宥逸的带领下,电音三太子漂洋过海来到了广东中山,在中山的传统文化“嘉年华”中山万人行活动中,他惊艳亮相,成为了本地传统节日中的靓丽一笔,而他的到来,更让中山群众对于台湾庙宇文化,有了全新的了解。

电音三太子在中山参加活动.jpeg

  电音三太子在广东中山参加活动。

  据林宥逸介绍,三太子信仰在台湾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而“电音三太子”则源于庙会的三太子阵头,在民间节日里抬出来,称为“神将出行”。早年以传统锣鼓为背景音乐、传统步伐为表演形式,后来加入现代的动感音乐和舞蹈,意外地广受年轻人欢迎,才成为台湾新文化的代表之一。

  电音三太子。

  “我接触艺阵神仙是比接触街舞还要早的,可以说艺阵是我学习街舞的启蒙。”在宝岛台湾,庙宇如同西方的教堂,不仅是宗教的圣地,也是民间艺术文化的中心。儿时的林宥逸在看到自己家门口庙会艺阵上帮助百姓驱邪制煞,维护正义的八家将、官将手与三太子等表演之后,便被斩妖除魔的传统神明与勇猛威武的阵头表演吸引,萌生了学习艺阵文化的念想。在此之后,林宥逸还并不安分于仅仅表演固定的艺阵演出模式,更是开始尝试将更多新奇、有趣的舞步以及街舞舞蹈与传统的艺阵表演结合,为传统演出注入不一样的生命力。

  2001年,林宥逸首次尝试将庙会神仙——斩妖除魔的八家将与街舞结合在一起。家将文化,是敬天畏神的台湾智慧,传统的演绎方式是八位成员头戴盔帽,身穿戏袍,全脸绘制脸谱,操演开始后,所有成员都摇头晃脑﹑瞠目怒视,左右摆动、威风凛凛。而林宥逸则将画全脸脸谱改为画半脸脸谱,同时采用现代化的音乐作为主轴创造新的舞步,为家将的身段染上一层独特的嘻哈色彩。林宥逸表示,这样的创意融合,不仅为传统演出赋予了全新观感,更是采用新颖的方式让年轻一代看见传统文化精神,走出文化认同的困境,而这样的尝试,后来也被林宥逸运用在了三太子的表演之中。

  神仙转型跳街舞 舞台不应只有同一种风格

  “既然你会跳街舞,为什么不叫台湾的电音三太子过来一起跳?”2015年,林宥逸在参加中山台协举办的祭拜活动时,有人曾这样向他建议。在中山台胞众筹的帮助下,一年的时间里,林宥逸便带着三太子来到了广东中山。三太子逐渐成为了中山传统节日中的常客,成为了旅居中山台湾群众的情感寄托,更陪伴着林宥逸与他的伙伴们,创造出了崭新的国风“街舞范儿”。

  如何让表情固定的偶装拥有喜怒哀乐——需要通过他丰富、灵活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三太子人偶装重达10公斤以上,当沉重偶装被穿在人的身上,则需要将许多细小的舞蹈动作放大,这让三太子的表演很难突破电音动作而拥有新的、更加生动的表达。来到中山后,林宥逸开始试着将自己偶像迈克尔杰克逊的舞蹈步伐与三太子的演出结合,也开始采用不同的音乐风格来让三太子搭配不同的街舞舞步实现创意的融合,这样的尝试,曾经在许多不同的传统演出场合里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更曾点燃本地舞蹈比赛的火热氛围。

  林宥逸为三太子整理服饰。

  然而,在大陆地区,人们对于三太子的新潮演出并没有在台湾的接受程度高,林宥逸也曾被不同风格的舞者质疑过自己的创意改编。但对于他来说,更重要的是向人们传达自己坚持的理念,凭借自身的热情和精神来跳舞。作为舞蹈老师,林宥逸教授学生舞蹈技巧,而作为舞者本身,林宥逸与所在的街舞工作室的伙伴们更是致力于创作出融合不同文化特色的、更加新颖、更加独特的舞蹈。“前辈们留下的传统文化,我都很珍惜,我觉得也应该让现在的年轻人知道我们现在所看见的世界是怎样由来的。”林宥逸说。

  如今,街舞艺术在中国不断发展。街舞表演频繁亮相剧院、舞台,全国街舞联盟目前已遍布500多个城市,爱好者更以千万计。中国的舞者带着中国特色的舞蹈频频站上世界的舞台,渴望借助全球舞者交流的舞台,去表达创造出“中国范儿”的舞蹈。林宥逸认为,街舞也不应当有所限制,而应当自由地去创作,敢于把传统国粹、民俗瑰宝融入进舞蹈创作中,才能够将街舞这个外来文化产物,跳出越来越浓厚的“东方味儿”。

  习“武”之人变习“舞”之人;洪拳也可以很潮流

  时代向前,每个人都昂首奔向未来,但总有人转身,朝向过去,朝向传统。林宥逸来到中山后,开始对广东本地的传统文化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在接触了醉龙、舞狮等不同的传统民俗文化后,在中山舞蹈联盟中认识了同是“舞林”中人的街舞老师黄浩龙,并了解了黄浩龙融入了广东本土洪拳技法的功夫街舞。“会功夫的人都蛮酷的,这小子‘很不错’。”说到黄浩龙,林宥逸对其频频赞许。两人对于传统文化与街舞的融合理念一拍即合,成为了中山舞林中默契的合作伙伴与挚友。

  黄浩龙学习洪拳近十二年,充分掌握了洪拳技法中快捷、沉实、刚劲的特色。在咏春派前辈的点播下,黄浩龙开始尝试将自己的洪拳技法融入后来所学的街舞舞蹈中,编写了一套自己独创的功夫街舞。结合了洪拳功夫的街舞舞蹈开始拥有了健身和防身的两种功能,更让风格从街头摇身一变成为“江湖”,舞者化身武术侠客,于一招一式中群英荟萃。

  黄浩龙练习功夫街舞。

  “功夫和街舞其实是相通的概念,每个跳街舞的也都有可能是隐藏的‘武侠’。”黄浩龙介绍道,街舞虽然来自美国布鲁克林,但是许多街舞动作散发出来的“江湖气息”,“会让人有种看武侠剧的错觉”。例如,街舞中的Locking(锁舞)手腕手臂的快速旋转与指向神似李小龙的双节棍,Breaking(霹雳地板舞)中的地面动作武术中扫堂腿、铁头功都有几分相似之处。因此,对于黄浩龙来说,将自身所学的武术与街舞相结合,是必然的选择。

  当武术和舞蹈之间相互渗透,扩散,延展,舞者以街舞的节奏、律动和肢体语言构成武术动作的起承转合,推拉之间也启发了更多的新鲜血液表达自己。黄浩龙在创作自己这一套功夫街舞时便融入了许多新颖的想法,来表达舞蹈不一样的情绪。洪拳以“一指定中原”著称,同时以龙、蛇、豹、鹤、狮、象、马、猴等形象及其特点编制而成。黄浩龙则将洪拳中“鹤嘴”动作,与街舞地面动作相结合,形成较为灵动的一系列的组合动作,将“一指定中原”的动作用作结尾时与斗舞对手的回应,更显得侠气十足,在黄浩龙的努力下,武术与舞蹈之间开始产生了许许多多奇妙的契合点。

  黄浩龙教授学生功夫街舞。

  从“舶来品”到“中国范儿”;两岸青年合力为街舞赋予国风印记

  “传统文化的传承,最重要的是感染下一代。而‘中国风+街舞’,则瞬间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黄浩龙表示,街舞从“舶来品”到被Z世代追捧的潮流文化,当下街舞发展不再局限于通过个性化的肢体动作、高难度的技巧舞姿来展现自由活力、热烈奔放的美感,而是融入中国元素并提炼代表性的表演元素,来充实街舞表演方式赋予其中国印记。如今,黄浩龙带着功夫街舞走上大大小小的舞台,教授了许多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更开始尝试举办一系列街舞活动、比赛,让中国特色的功夫街舞迈入更多人的视野中。

  为了创造出更新颖、更有中华文化底蕴的街舞作品,林宥逸与黄浩龙常常交流碰撞各自的想法,两人曾在2016年一同操办过比赛,更在许多活动同台演出,林宥逸为黄浩龙介绍了海峡对岸许多有趣的庙宇神明和传统习俗,黄浩龙则带林宥逸了解了本地许多不同的传统文化团体,并尝试与不同的本地文化团体展开合作,在两岸不同背景的思维碰撞下,两人在很多时候都能够共同产生出许多不可思议的能量。“我们其实把三太子带过来就是想要进行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把台湾的东西带过来给大陆的朋友看,大陆的朋友也让我们了解这边的东西。”林宥逸说。

  新的一年,两人都分别表示,将会为自己的舞蹈作品融入全新的创作。林宥逸将把台湾八家将与广东英歌舞相结合,黄浩龙则打算将咏春、蔡李佛拳等更多广东武术技法融入进自己的功夫街舞中,两人还打算合作同一个表演中,用街舞作为彼此的桥梁,将台湾信仰文化与广东武术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统筹:柯晓明 刘红豆

  采写/视频:刘红豆

  摄影/摄像:邵凡

  设计:邹思曼

编辑:周存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