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校园,“湾区共读一本书”悦读经典系列阅读讲座活动于10月15日走进广州市南武中学附属学校。
此次活动以“平凡如何英雄”为主题,特邀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副教授李敏主讲,通过解读金庸武侠经典《射雕英雄传》,引导青少年感悟中华文化精髓,激发家国情怀与责任意识。
解码金庸武侠中的文化基因
金庸作品被誉为“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言”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承载了诗词歌赋等古典文学元素和绵延千载的儒、释、道、墨精神,近年来,金庸作品被译介到世界各地,成为海外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他的作品倡导坚忍不拔、独立自主的侠者精神,重新定义了武侠的涵义,打动和抚慰了海内外无数读者的心灵。
李敏以阅读经典《射雕英雄传》为例,深入剖析小说中“奇幻叙事与传统文化交融”的创作特色。李敏表示,郭靖的成长印证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他的武功如“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等脱胎于传统文化精髓,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内核,则成为金庸笔下英雄的终极信仰。
“金庸的江湖,是文化自信的江湖。”李敏表示,武侠小说不仅是青少年的“成长启蒙书”,更是理解中华历史、哲学与伦理的鲜活教材。
通过《射雕英雄传》中“华山论剑”“守城护民”等经典场景,李敏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忠孝仁义不仅是武侠世界的准则,更是每个人立身处世的根基。”
在日常生活中成为平凡英雄
李敏以郭靖的成长轨迹为线索,解析其从“为父报仇”到“为国为民”的价值观升华。“郭靖资质平庸却终成大侠,关键在于他始终践行‘信义’二字。”现场,李敏阐释了郭靖如何在日复一日的武学训练中,领悟“坚持比天赋更重要”的人生哲理。
互动环节中,李敏抛出问题:“武功高强的人就是大侠吗?个人能力是否等于成就?”这一问题引发现场学生激烈讨论。现场一名学生回答说:“有能力的人不一定就是大侠,像书里的欧阳锋,他武功很高,却做了不少坏事。”另一名学生接着说道:“真正的大侠要像郭靖那样,能够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有超越个人得失的格局。”
李敏表示,“金庸笔下的侠义精神,本质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同学们帮助别人、参与公益,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实践侠义精神的行动。”
在现代社会,平凡的你我如何成为“英雄”?李敏提出三条实践路径:第一,将竞争转化为自我提升,减少与他人比较,专注于每日进步;第二,以行动化解焦虑,从整理书桌、完成作业等小事培养责任感;第三,在阅读中寻找榜样,通过分级阅读循序渐进,以经典人物为镜反思自身成长。
“英雄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无数微小选择塑造的。灾情期间的志愿者、校园里的环保倡议者,都是平凡英雄的缩影。”李敏说。
活动现场,广州市朗声图书有限公司向学校捐赠了学生阅读版《射雕英雄传》图书,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