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粤博漆器新展开幕,百余件珍藏展现中国千年漆器工艺

2025-11-27 14:41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周存

  11月27日,由广东省博物馆主办的《“髹漆”与共——清代广作外销漆器》正式开展。本次展览以“‘髹漆’与共”为题,通过工艺、审美、贸易、传播等多重视角勾勒出中国漆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展览以广东省博物馆的特色馆藏为依托,汇聚了洛里昂法国东印度公司博物馆、卡地亚典藏、香港艺术馆、香港海事博物馆等海内外多家机构收藏的约130件/套珍贵藏品,追溯中国漆艺的发展脉络,解密岭南漆艺的地方特色,呈现广作外销漆器在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中的辉煌成就与贡献。

  “以漆漆物谓之髹。”从距今八千年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漆弓,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礼仪重器;从宋元明清工艺技法的“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至广作外销漆器漂洋过海,走进欧洲宫廷与贵族府邸,成为世界感知东方生活美学的重要窗口。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使用并传播漆器的国家,广作外销漆器不仅是中国漆文化全球传播的重要载体,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见证。

  数字技术营造沉浸式感官盛宴

  展览通过四个精心设计的单元展开叙事,“千文万华:中国传统漆艺”从原料到工艺,追溯中国千年漆艺发展脉络;“错彩金髹:广作外销漆器”聚焦岭南,展示地方漆艺源流、产地及工艺特色;“时尚风标:外销漆器在西方”再现东方漆艺珍品对欧美上流社会审美与时尚的强势影响力;“熠熠生辉:当代漆艺创作”则呈现传统工艺在当下的创新传承。

  本次展览运用AIGC、裸眼3D、仿真建模、全息投影、AR等数字技术,打造了折屏裸眼3D动画、解密神秘大漆等多个沉浸式多媒体展项,让静态的文物“活”起来,让传统的广作外销漆器制作工艺得以直观展示,再现了中国金漆屏风远渡重洋,影响欧洲宫廷审美时尚的场景,为观众打造一场跨越时空的感官盛宴。

  展览还基于“漆画广府”“活态漆韵”主题定制AR交互透卡,观众扫描AR透卡可查看文物三维模型细节,触发工艺解析。

  三十余款文创解锁漆艺新表达

  本次展览文创系列将馆藏广作外销漆器的百年华彩与现代设计相融合,让传统漆艺以全新姿态回归当代生活。

  结合当代审美与实用需求,推出延续传统漆器工艺的“匠心传承”,以及运用镭射烫金、螺钿镶嵌等创新工艺的“轻雅趣玩”两大产品系列共30余款产品。美食文创方面,研发团队借鉴广东省博物馆的“漆盒”建筑造型,设计了精美的漆盒蛋糕系列美食文创,将建筑艺术与甜品美学进行巧妙融合。

  此外,还与服饰品牌“织造司”联名合作,从馆藏漆器中提取代表性纹样,经由现代设计转译,推出五款联名衣裙,让古典纹样跃然于服饰之上,行走间尽显东方美学的流动意蕴。

  多场原创教育活动传播漆器文化

  展览期间,将举办不“漆”而遇·手作工坊、大漆寻踪——重返“十三行”等多项原创教育活动,还将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公交集团客轮有限公司、阳江市阳江漆器博物馆等多家机构跨界联动,共同举办漆艺手作、研学、导赏等课程,融合现代科技与文保理念,以互动体验打破传统传播模式,让漆器文化可感可及。

  大漆之艺,凝聚自然与人文的智慧;广作之光,绽放文明交融的辉煌。《“髹漆”与共——清代广作外销漆器》展览是一场关于匠心与美学的展览,更是一段跨越山海、贯通古今的文化旅程。

  馆方表示,希望广大观众走进广东省博物馆,在漆艺的温润光泽中感受中国工匠的美学追求,在跨时空的中西对话中体悟文明互鉴的永恒力量,一同共赏这永不退色的人间繁华,见证大漆之美历久弥新、流光千年。

  展览展期将至2026年5月17日。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

编辑:朱绮琳   责任编辑:江海燕   校对:陈学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