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蔡崇达长篇小说《大湾》将在广州取材,在市井中书写平凡史诗

2025-02-18 18:23 来源:南方网 周存

  近期,著名作家、媒体人蔡崇达来到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道,为长篇小说《大湾》的创作采风。2月17日,“蔡崇达长篇小说《大湾》创作推进会”在天河区石牌街绿荷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

  创作一部呈现广东气质的作品

  作为国内非虚构写作的领军人物,蔡崇达此前创作了《皮囊》《命运》等现象级作品。2023年,蔡崇达担任花城文学院首届签约作家,其发表于《花城》杂志、出版于广州出版社的小说《草民》共计获得、入选23个国内重要奖项和榜单。

  蔡崇达此次来到广州,则是为他正在创作、即将在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大湾》收集资料素材。蔡崇达表示,《皮囊》《命运》《草民》等书籍畅销,有些甚至还被改编成影视剧或者话剧,“这些作品让我在某些领域有了大众影响力,对我来说,下一部的作品不仅仅要证明影响力,我还要思考自己应该要在文学史上留有什么样的位置。”

  蔡崇达介绍《大湾》这部作品将视野转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壮阔历史。“和此前的创作相比,这将是一部承担作家时代使命的作品。要扛起大湾区的故事,我觉得必然还得是广州,广州在很多关键的历史节点扮演的角色具有一种特殊的气质,这种气质呈现一种责任使命感。我希望读者读到这部作品一下子想到那个气质,这也是广东的气质。”

  深入广州石牌采风

  《大湾》的取材地点选在广州石牌,是蔡崇达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广州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更拥有长达数百年的作为中原人口迁徙目的地的历史;石牌街道位于广州市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众多追寻财富和梦想的年轻人将落脚点选在这里,周边的岗顶、石牌桥等区域曾经见证电子信息等中国新兴产业的辉煌。

  对蔡崇达个人而言,《大湾》具有更特别的意义,他的职业生涯从广州起步,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广州的《新周刊》。从过去到今天,“有几亿人像一粒粒沙一样被时代的河流推到这里,在这里落沙成洲构成了这片土地”,蔡崇达表示,希望用写作串联起一代代在珠江出海口生活过的人的生活与梦想,诠释平凡人的史诗。

  蔡崇达提到,他计划在石牌收集海量的素材资料不仅包括官方史料、社会报道,他还将深入石牌街区,探访曾经或者现在正在石牌生活的人们,通过他们带有体温的讲述了解每一个个体的经历。

  创作表现广东精神的中国故事

  石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周策介绍了石牌街道的概况,石牌岗顶区域电子产品出货量一度超过北京中关村,当下仍然是广州最为繁忙的区域;历史悠久的石牌村,始建于南宋,目前在其0.31平方千米的面积里容纳了约5万人,石牌街道能够承载起一部记录时代的文学精品的分量。

  天河区委宣传部版权管理科的刘笑认为,石牌不仅有追逐梦想的故事,也孕育了科技创新的火苗,如网易、小鹏汽车等今天家喻户晓的民营企业,其起源与兴起都和石牌有着紧密的联系,其科技创新的文脉延续至今天的环五山创新策源区,是书写石牌的一条可选线索。

  花城出版社社长张懿表示,《大湾》已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蔡崇达来到石牌这个产业更新发展的现场写作,必将创作出生动表现广东精神的中国故事;“当下的广东正处在产业动能转换、爬坡过坎的阶段,《大湾》这部展现广州产业发展变迁的长篇作品,将为身处当下的人提供文学的精神动力。”

  此外,张懿表示,在影视转化方面,《大湾》对广州石牌村的多个维度和层面的展现,也让这部作品有了戏剧化、影视化的可能性,这部作品的出版也将为广州文化和石牌IP的打造提供新的契机。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

编辑:江雨婧   责任编辑:卢绍聪   校对:陈学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