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页纸、一行字,最终成为记录130多项生产技术与工具的“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被搬到舞台上会是什么样子?12月5日至6日,由陆川导演跨界执导的舞剧《天工开物》将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第三度上演,以舞蹈语汇激活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毕生心血,带领观众穿越三百余年,感受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辉煌。
该剧改编自科技巨著《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被誉为“中国的狄德罗”。该舞剧以舞绘史,除了“会飞”的天工“男团”外,还描述了宋应星六考六败、不囿世俗、用一己之力为中国科技“继绝学”,将一个时代的文明科技集中在巨著《天工开物》中,展现了大明理工男的“硬核帅”,也折射出“生而不同,敢为不同”的价值追求。
在舞台呈现上,舞剧《天工开物》打破传统历史题材舞剧的叙事方式,以“赶考”“著书”“山河”等篇章串联剧情,融合舞蹈、影像与现代剧场技术,打造出一场“会飞”的视听盛宴。陆川通过舞台之美、服章之美、音乐之美、影像之美、装置之美、工匠之美、科技之美、大地之美,定义“明制美学”的舞台呈现,从明代画卷、建筑、服饰、器物中提炼出“大、巧、简”的美学特征,贯穿全剧视觉设计。
服装设计灵感源自明代中晚期服饰特点及江西万年出土陶器纹样,兼具历史感与原始生命力;音乐创作则大量采录打铁、抽拉风箱、稻浪、劳动号子等真实劳作声音,质朴而富有感染力。整部舞剧通过舞蹈、影像和现代科技的结合,让《天工开物》这本记录古代科技与工艺的百科全书“活”了起来。
该剧自首演以来,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巡演95场,累计观众超9万人次,上座率持续高达95%,全网相关话题浏览量突破10亿,被誉为“舞剧界的大片”。市民可在大麦、猫眼等平台购票,票价从180元至880元不等。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林轩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