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从此名思复,不尽千秋父子心。”“革命至情能似此,已非吾子是吾师。”“我儿陈复,人如其名!”……话剧《陈复》充满情感和力量的台词不断触动着台下观演的观众。3月4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广州市海珠区委宣传部、广东省演出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话剧《陈复》在广东艺术剧院盛大上演。
作为“英雄花开英雄城”2025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的重磅剧目,该剧将持续上演至3月6日。
小剧变大剧
从《哭子复》到《陈复》
陈复,字志复,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陈树人之子,1907年生于广州。他自幼受民主革命思想熏陶,15岁即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发表《实行革命运动,打倒一切军阀》一文,18岁赴苏联留学并在这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归国后投身革命宣传事业,25岁英勇就义。
话剧《陈复》以陈树人在儿子陈复牺牲后悲痛写下的《哭子复》诗八首为线索,通过插叙的叙事手法将陈复短暂而充满光辉的生命历程进行串联,演绎他从成长求学到投身革命运动,再到历经磨难、为信仰献身的革命岁月。
在舞台上,陈复的故事最早以红色短剧《哭子复》的形式亮相。2024年3月,以陈复革命事迹为题材的情景剧《哭子复》在海珠区小洲村首演,该短剧作为“英雄花开英雄城”2024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的展演节目之一,走进学校、社区、街道、纪念馆,深受好评、感人至深。
为了更为全面地讲述陈复革命故事,2024年9月,经过六个月打磨,话剧《陈复》应运而生,完善为一部叙事结构完整精巧、舞美呈现效果更佳的红色题材原创话剧。
话剧《陈复》总导演赵国栋介绍,此次主创团队在1.0版基础上打磨提升,以全新面貌回归舞台,为当代观众打开一扇触摸红色记忆的窗口。“我们在采风的过程中发现了陈树人、陈复的这段感人至深的父子情,我们从小成本创作开始,一点点将采风、演出中汲取的经验不断扩大,从情景剧《哭子复》到话剧《陈复》,我们通过走基层,到各个地方演出,各界反响良好,才决定把短剧故事线一点点延长,把没有创作的人物关系一点点丰富,演着演着就变成了一部90分钟的话剧。”
广东省演出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剧是探索舞台艺术创作生产新模式的有效实践,从20分钟的红色短剧,到75分钟无场次话剧,再到如今的五幕大戏,逐步提升、精益求精,希望以小投入、精制作撬动大影响。
近年来,广州深入挖掘广州红色文化资源,以多样方式弘扬陈复烈士故事和革命精神。在陈树人纪念馆,精心打造的陈复烈士生平展,以图、文、诗等形式,分“复兴殷盼”“雏鹰试翼”“淬炼成钢”“战而弥勇”“浩气长存”五个版块呈现陈复短暂而光荣的一生;由陈复烈士后人陈静芬女士委托创作、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志在复兴——陈复烈士生平和他的革命岁月》一书,则以时间为经、故事为纬,通过严谨的历史考据,详细梳理了陈复烈士的生平事迹和参加革命的历程。
“陈复25岁的一生,短暂、激荡、且有荣光,我们作为创演团队,希望观众提出更多的意见,与我们共同见证这部剧的成长。”赵国栋说。
2.0版本升级
双男主叙事重构父子情
话剧《陈复》1.0版从岭南画派创始人陈树人的回忆拉开大幕,观众跟随陈复的自述了解他的生平、走近他的革命岁月,无场次的叙事设计,让整场演出仿佛一部“流动的纪录片”,一气呵成。而2.0版话剧从剧本架构到情感主线再到舞美风格,皆有大调整、大提升。为了增强全剧的观感,主创团队还将谍战元素与红色叙事深度融合,从灯光、舞美到人物表演,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充满悬疑、紧张刺激的氛围中。
赵国栋介绍,1.0版将陈复短暂的25年进行了回顾,“新的2.0版本,着重聚焦在陈复生命的最后三年,用5幕大戏来呈现他经历的重要人生节点,带着观众一起,进入陈复的精神世界。”
“复兴什么、为何复兴、怎么复兴”这一贯穿全剧的叩问,在2.0版中通过更具张力的叙事得到深化。从上海求学到在莫斯科入党,从回国办报到广州潜伏,陈复的每个重大人生选择都被赋予戏剧化的诠释。
话剧《陈复》通过对抉择瞬间的聚焦和深剖,构建起当代青年与革命先辈的精神桥梁,让观众更加直观感受到“志在复兴”背后的那些困惑、追问、思考、不懈。赵国栋表示,“希望通过这些抉择瞬间,让观众思考在今天的和平年代,青年该以何种方式延续‘复兴’理想。”
此外,《陈复》2.0版大胆采用双男主结构,通过陈复与父亲陈树人既相承又有别的思想主张,铺陈出一幅革命年代中国式父子情的独特画卷。
剧中,陈树人虽与儿子信仰不一,但对其人生选择始终抱以宽容和理解。他既为陈复狱中受难奔走疾呼,又因儿子“舍小我求大义”的抉择陷入矛盾;他暗中资助陈复办报,却鲜少在言语上表露关切和支持。话剧以“聚少离多却情牵一线”为这对父子的情感轮廓,用克制的笔触展现父子间“未言于口却深藏于心”的羁绊。
演至最后一幕,当陈树人得知儿子牺牲噩耗,挥毫写下《为陈复惨被掳杀报告书》,满纸的悲愤化作漫天的控诉,深沉的哀思凝练于那座为儿子遮风挡雨的“思复亭”,当《哭子复》的主题歌应景响起,忍不住为这对革命父子的热血柔情所动容。
“我演了这么多年戏,才知道陈树人与陈复有这么一段感人的父子情,我从他们的父子关系里,重新认识陈树人父子,我觉得这对于现代的家庭关系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启示。”剧中饰演陈树人的演员李跃辉说道,“在台下,当我看着陈复牺牲的那一刻,我觉得像是我的亲生儿子牺牲了,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广东省演出有限公司将打造“红棉剧说”品牌,推动话剧《陈复》在广州市内巡演,计划3月下旬在广东艺术剧院、6月下旬在江南大戏院演出,并以沉浸式戏剧快闪形式走进陈复红色文化街区(海珠区江南大道中东街),让陈复烈士的革命事迹为更多人所知晓,点亮更多人心中“志在复兴”的信仰之光。
值得一提的是,陈复红色文化街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人文底蕴,街区建设坚持红色文化底色、融合文商旅特色,以讲好陈复烈士故事为重要内容,以陈复烈士墓(思复亭)为内容承载点,联合周边十香园、岭南画派纪念馆、关山月故居等多个岭南文化场馆,链接广州美术学院优势资源,打造文商旅研深度融合的红色文化示范街区,为市民游客提供浸润式爱国主义教育新空间。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