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杂技剧《天山雪》广州首演,展现民族团结和美画卷

2025-10-07 08:49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郭昊奇

  10月6日,正值中秋佳节,由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与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联合出品的杂技剧《天山雪》在广东友谊剧院首演。该剧以沪疆两地70年的深厚情谊为主线,通过精湛的杂技技艺和动人的故事情节,展现了沪疆人民携手共进、为国奋斗的壮丽画卷。

  《天山雪》历时三年创作,集结了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新疆艺术剧院杂技团、英吉沙县阿迪力达瓦孜艺术传承中心、泽普县歌舞团5家演出团体参与演出。展现了沪疆两地三代人在不同时期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携手同心为国奋斗的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军屯垦戍边,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青年奔赴新疆投身边疆建设,再到中巴公路的修建(破山开路),一直延续到新时代上海与新疆两地杂技人深化文化教育合作,杂技剧《天山雪》徐徐展开了一幅跨越70多年的上海援疆、文化润疆的历史长卷,用具有沪疆特色的杂技语汇,讴歌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传承父辈精神,追求卓越、勇攀艺术高峰的精神,展现了上海援疆、文化润疆的丰硕成果,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天山雪》全剧由12幕21个杂技节目构成,通过杂技语言讲述故事情节,并在杂技表演中融入戏剧、舞蹈、魔术等多种元素。《天山雪》的21个节目中,有12个为该剧量身打造的新创节目,需要杂技演员们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去训练、调整。大家特别关注的“达瓦孜”(高空走索)节目,因剧情需要,改变了绳索的长度、支点、承重等多项技术参数,大大提高了演出的惊险度。达瓦孜第六代传人、“高空王子”阿迪力作为本剧艺术指导,多次来沪指导演员训练。

  《天山雪》总编导李春燕表示,《天山雪》是一部时间跨度长达70年的宏大现实题材杂技剧。该剧着力解决“如何用杂技剧解构宏大现实题材”的核心难题。通过杂技艺术的综合舞台呈现,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走进历史深处、触及人物内心,实现叙事与抒情的深度融合。她认为,杂技剧不能止步于“好看、感人”,更应追求文学性与思想深度。《天山雪》的创排过程体现了对时代价值的坚守——艺术必须为人民而歌,只有沉心深耕、耐住寂寞,作品才能抵达应有的高度。

  上海杂技团团长、上海市马戏学校校长梁弘钧表示,《天山雪》的创作本质是“双向奔赴”,不仅将海派杂技的精细与创新带入新疆,更从新疆团队身上汲取了深厚的文化养分。无论是达瓦孜(高空走索)技艺的惊险传承,还是新疆演员歌舞中奔放的情感表达,都让作品更具生命力。

  《天山雪》执行编导雪克热提·艾依热提介绍,为再现中巴公路建设者在百座山峰间开路的艰辛,对传统达瓦孜进行了多项突破:将钢丝从8米延长至13米,调整松度与摆度,以表现山势险峻。演员不仅要在更复杂的高空条件下完成动作,还要代入筑路工人的角色情感,这对技术和表演都提出了极高要求。“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我们希望通过《天山雪》,让更多观众了解达瓦孜,也通过这一根钢丝,串联起沪疆两地深厚的情谊。”雪克热提·艾依热提说。

  《天山雪》不仅是舞台艺术的呈现,更是沪疆两地情感与精神交融的结晶。作为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杂技艺术周的组成部分,《天山雪》10月7日继续上演。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郭昊奇

编辑:朱绮琳   责任编辑:江海燕   校对:赖玉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