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迎国庆与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双重喜悦中,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全市文博场馆,围绕“文化赋能城市,历史对话当代”主题,精心打造一系列内涵深厚、形式新颖的展览、活动与文创项目,为市民与游客构筑一座可触、可感、可品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展览焕新:多维呈现城市文化底蕴
近期,广州文博领域迎来新一轮展览焕新潮。各大文博场馆正通过系列展览构建城市文化展示体系,从文物、艺术、历史等多叙事切入,全景式展现广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历史考古,溯源城市文明根脉。广州博物馆推出“城标·城史”常设展,通过近千件文物展品,讲述广州六千年变迁史。新展“粤语·粤物——方言里的生活密码”以120余件广府特色藏品,解码粤语背后的生活智慧与海洋文明印记。
南越王博物院以“南越藏珍”“秦汉南疆”等基本陈列,结合“甄·集——藏品征集成果展”,多角度呈现岭南历史文化。南汉二陵博物馆“寻迹羊城2024”及时分享考古新发现,将于10月底推出“白马翠色过千帆”青瓷贸易主题展。
艺术非遗,展现岭南艺术精粹。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新展 “雕镂时光:牙雕非遗从辉煌过往到当代守护”9月初上新,大师精品惊艳亮相,通过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精品一窥牙雕的辉煌过往。10月底将配合全运会推出“全运共此时——民间工艺中的体育运动”展览,集合馆藏遴选出一批与体育题材相关的民间工艺精品举办专题展览,看民间工艺中的体育故事。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推出“西泠印社社藏金石书画精品展”,展出200余件珍品,创该社122年来最大规模外展。此外,该馆还推出“线境——院藏谢天赐花鸟作品展”,呈现岭南画派新韵。
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谱系。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推出“红色广州 英雄城市”等红色展览,配合新展“湾区烽火——粤港抗战历史展”,通过209件实物和291张历史照片,再现粤港军民团结抗战历程。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陈列”与“正义审判——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史实展”,共同构建红色记忆空间。
农讲所“烽火文澜——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专题展”,藉以全程回顾惊心动魄的营救历程,重温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艺术抗战 丰碑永存——廖冰兄诞辰110周年纪念展”,展现艺术家的抗战情怀;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推出“孙中山的强国梦展”,从中国近代化的视野展示孙中山的国家建设构想与实践。
活动纷呈: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
国庆期间,各馆以“研学+互动+科技”多元形式,推出百余场特色活动,使文化传播从静态观展走向动态参与,沉浸式体验活化历史记忆及文化艺术氛围。
趣味研学丰富多样。广州博物馆推出“我的一封家书”“铁索铜关”和清代广东海防沙盘等研学活动,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开展“发现中共三大”“勠力同心”等青少年主题研学,强化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建设。农讲所推出“寻红记”人文与科学研学、“学宫红墙”国庆专场研学活动,烙印红色文化印记。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在东大门开展“英雄广州·活力盛绘”全运风采长卷研学,记录广州喜迎全运的动人风采。
互动体验精彩纷呈。南越王博物院推出“南越有好市”“神游越宫夜”沉浸式体验夜场主题活动,让沉睡的宫苑在互动中鲜活起来。南汉二陵博物馆依托馆藏,推出“清平乐”系列教育活动之乐游兴王府、“我们的节日”之重阳系列活动,现场摆设开设糖画、舞龙、剪纸等摊位活动。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笑语满府·国庆中秋”和“帅真童乐好时光十月”活动,结合重阳节传统文化,开展制作香囊以及相关主题热缩片的手工制作活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推出中秋手工灯笼DIY活动,制作宫灯、DIY灯笼,为传统节日增添欢乐气氛,并有“博物馆里看电影”红色电影展映、《1927永远的红色》沉浸式话剧等沉浸式文化体验。
文化实践亮点频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开展“匠心陶韵庆五一”石湾陶艺体验、“山河留印 艺路生花”抗战主题剪纸以及“走革命道路 绘英雄本色”抗战主题展览教育活动,通过实践传播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推出“艺术+科学:解锁孩子创新的‘双螺旋’”“ 赖少其与‘黄山画派’”等多场讲座以及导赏活动,还安排了杨之光人物画专场展厅临摹。广州博物馆推出“国保一号”红领巾讲解员同唱红色歌曲和“天涯共此时”,歌颂先辈的奉献,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文创赋能:传统与现代创意融合
国庆期间,南越王博物院、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广州图书馆、广州文化馆等场馆持续推出VR/MR沉浸式体验,通过科技手段感受跨越时空的文化魅力,在各场馆体验区,游客只需戴上VR/MR设备,即可“穿越”千年,化身历史现场的“亲历者”。项目内容涵盖宫廷寻踪、中华诗词盛会、南宋风华再现、全球古文明探迹等多重主题。
各馆精心推出系列文创产品,让文化艺术与现代审美交融。广州博物馆推出“穿粤记”城市礼盒,将2200年城史缩于方寸棋盘,携手广州酒家粤点大师团队,将文物与美食巧妙融合,匠心打造新广式糕点。
南越王博物院多个文创商店推出“蝶恋花”首饰系列、“衔璧礼粤”文创饼干、“福来运转”夜光旋转冰箱贴、蕃禺铜鼎毛绒挂件及捏捏乐等产品,将南汉纹样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推出陈家祠木雕香插、香盒、葫芦首饰等多个系列的文创产品,配合牙雕展览推出了牙雕手工制品。广州艺术博物院以馆藏文物为灵感,打造“哇小魁”全运主题IP系列,推出14款运动造型文创,以院藏珍品文徵明《金阊名园图》为灵感,携手广州酒家,结合即将启幕的“停云艺脉——文徵明家族书画作品展”,精心打造2025年限定联名月饼礼盒。
农讲所焕新“农茶小院”,打造新中式茶文化空间,并推出建筑主题冰箱贴、红色文创等特色产品。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文创店已火热开业,产品以中共三大历史为核心,以会址纪念馆的建筑造型为灵感,涵盖文具、服饰、潮玩、日用品等多个种类,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南汉二陵博物馆上新的汉陶鸮形五联罐、宋双凤纹青瓷器盖等纪念徽章和汉饰新生系列文创手串,复现汉宋风韵,让古老美学密码焕新于腕间方寸。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 通讯员 穗文广旅宣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