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行进大湾区・朋友之路》即将播出,奏响“国际朋友圈”交响曲

2025-07-25 16:52 来源:南方网 周存

  当粤港澳大湾区的晨光遇见尼泊尔的雪山,当岭南粤韵与多瑙河的旋律共振,当醒狮的鼓点敲响大阪世博会的舞台……一场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即将在这里徐徐展开。

  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广东卫视承制的《行进大湾区・朋友之路》,将于8月23日起每周六晚9:45登陆广东卫视。

  作为连续多年获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创新创优节目”的品牌栏目,行至第六季,《行进大湾区》节目深入中国“朋友圈”,用镜头丈量友谊的长度,以故事沉淀文明的温度,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湾区。

  跨国探访:行进六国铺就多彩“朋友之路”

  节目先后深入尼泊尔、奥地利、匈牙利、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立足“国际视野、湾区叙事、文化交融”,用镜头记录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讲述文化互鉴的动人故事。

  在尼泊尔,纱丽工坊的丝线里藏着中尼贸易的新传奇,中国援建的机场正改写当地的生活节奏;在维也纳,奥嘉敦宫殿里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用中文演唱《送别》,以天籁童声唱响友谊新章;在布达佩斯,“国韵大同”音乐会让岭南民乐与匈牙利交响乐共舞,《星槎渡梦》里的七星岩山水与多瑙河波光完成了一场跨时空对话;在2025大阪世博会广东活动周,英歌舞的刚劲、醒狮的灵动与新兴技术碰撞,让世界看见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岭南新貌。

  这不是简单的镜头记录,而是一次深度的文明互鉴:从尼泊尔的大象保育,到东莞龙舟教练在费瓦湖的教学,从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驰骋加德满都街头,到粤港文化名人大营救的历史回响,节目用“小切口”讲透“大主题”,让湾区智慧与世界文化同频共振。

  多维叙事:当历史厚度遇见时代温度

  作为《行进大湾区》系列的第六季,节目延续“讲好湾区故事”的初心,更以“朋友”为钥,勾勒出大湾区与世界对话的多元图景。

  在这里,历史不是冰冷的文字: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节目特别推出抗战特辑,以“小物件·大历史”为叙事切口,通过不同的历史物件或场景,如“波第8604部队”名册、维也纳红军英雄纪念碑、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无名烈士墓、诺曼底登陆战役、东江纵队的印刷机,串联起粤港澳大湾区与全球反法西斯战场的历史记忆。在个体与集体的交织中,回溯“全人类共同抗战”的壮阔图景,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共识,呼应“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的主题主线。

  在这里,文化不是静态的展品:佛山咏春拳叶问宗支的非遗传承人董崇华师傅在尼泊尔课堂互动中教授咏春拳,英歌舞、粤剧、广东音乐、醒狮在2025大阪世博会惊艳亮相,法国歌手Monica用中文演唱《但愿人长久》……文化在互动中焕发新生。

  湾区担当:以开放之姿,赴世界之约

  从“一带一路”的共建共享到“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从文化出海的自信从容到科技赋能的硬核实力,《行进大湾区・朋友之路》始终锚定一个核心:展现大湾区迈向“世界一流湾区”的责任与担当。

  在这里,你会看到:蓝毗尼佛教大学(中国研究院)与中国高校的合作蓝图,预示教育纽带将越系越紧;东莞龙舟队与尼泊尔队员的“同船共渡”,诠释“同舟共济”的深意;广东民乐演奏家与布达佩斯电影交响乐团的音乐对话……正如节目logo中那抹莫比乌斯环——湾区与世界的友谊,没有尽头,只有更深远的延伸。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之年,节目将镜头对准广东“百千万工程”的优异成果。以荔枝为切入口,镜头聚焦广东乡村,串联起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从传统到创新的全链条振兴实践,看一颗荔枝如何撬动乡村振兴,实现“果香、人旺、村富”。

  《行进大湾区・朋友之路》将于8月23日起每周六晚9:45播出,观众届时可跟随镜头跨越山海,看湾区如何以朋友之名,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温暖注脚。

编辑:朱绮琳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