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ChatGPT能替代文学创作?这场文学分享会这样说

2023-05-09 11:48 来源:南方网 周存

  南方网讯 (记者/周存 通讯员/杨淳子)今年ChatGPT在媒体上频繁出现,围绕它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ChatGPT会让文字工作者下岗吗?它可以代替作家吗?它可以写出经典名著吗?带着这些问题,日前,一场关于ChatGPT与文学的分享交流会——“ChatGPT时代的文学创作”在广州越秀公园花城文学院召开,作家们分别从各自的写作谈论人工智能给日常生活和文学生活带来的影响。

  活动由花城出版社、《花城》杂志主办,花城文学院、泊书店、越秀公园承办。出席活动的有作家陈楸帆、王威廉、陈崇正,以及花城出版社社长、《花城》杂志主编张懿,《花城》编辑部副主任杜小烨、编辑梁宝星,以及来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师生。

  新南方写作与科幻文学

  陈楸帆去北京上大学前一直在汕头长大,他表示,虽然在青少年时期有着强烈的想要逃离故乡的情结,在写作中也会刻意回避家乡的因素,但他发现故乡是逃不掉、绕不开的一个记忆。“这是我文化血脉的一部分,它是无法割裂的。”

  2013年陈楸帆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荒潮》,就是以自己的故乡——贵屿,作为原型讲述电子垃圾回收的科幻故事。作者在故事中融入了非常多的潮汕方言、风土、饮食、价值观等。

  陈楸帆表示,科幻小说一方面特别保守,特别传统,一方面又有冒险精神、先锋意识。而讲到科幻都会一般想到大城市,想到科技最前沿的生活,对于新南方写作,怎么去处理语言上,普通话、官话跟方言之间的关系,包括文化上的边缘与主流关系,包括技术元素跟乡土元素怎样融合到一起,这是他特别感兴趣的,也会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去探索。

  和陈楸帆的人生经历相反,作家王威廉的少年时代是在大西北度过,自2000年来广州上大学至今,已在广州生活了23年。王威廉表示,作家有时候就是要走出去,逃离自己的故乡才能更好地感受自己的故乡。“有时候我们要想看清故乡,就要去到一个异质性很大的地方。现在的北方对我来说,变成一种精神象征,广东对我来说反而成了家园。就是在这个新的家园里,有很多灵感在不断刺激我。”

  生活中的人工智能与写作

  最近ChatGPT大热,在此之前,很多人很早就关注到人工智能。作家陈崇正五年前就开始做新南方的科幻话题,在翻阅资料时,他发现2018年“南国书香节”的一个活动话题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想象”。陈崇正表示,广东是一个科技强省,特别是在大湾区,在这样的地方谈科幻,谈科技,是绕不开的主题。

  对于人工智能有何认识?以及人工智能对写作有没有一些相关的影响?

  陈崇正提到,自己即将出版的小说,在进行封面设计之时,设计师就用AI合成小说里出现的地名和建筑,不同的地方特色元素融合在一起,生成后渲染一下就出来。同时他认为,写作对作家来说,这个护城河还是存在的,但是对于设计师,特别是插画会很被动。

  对于作家陈楸帆来说,以往的工作经历,让他对人工智能比较敏感。陈楸帆介绍,从2017年他就开始建设自己的语言模型,用于写作当中,其作品《出神状态》竟在一次AI作为评委的活动中获得第一名,“比第二名的莫言还要高出0.0001分”。陈楸帆从那时开始意识到AI将对这个时代产生巨大的影响。

  陈楸帆认为,跟ChatGPT合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跟机器共生的、共同写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对自己的写作有非常多的反思,它让你理解到你的边界、你的惯性在哪里。”

  王威廉写过一篇小说叫《没有指纹的人》,当时因为现实工作里要指纹打卡,他就假设一个人没有指纹该如何生存,他的科幻小说重在考察科技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惊讶于AI的发展,王威廉感叹,“谁能想到我们现在已经不再讨论关于指纹打卡这种东西了,更多是人脸打卡,人脸识别。”

  王威廉认为,AI的创作有很强的模仿性,但很难超过人类作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作品评判的标准在人类的手中,阅读的感受也在人类的心中,“AI写作或生成一个作品,它只是语言模型,但是对人类来说,我们是怀着某种情感和某种目的去写作的,这是让我们至今还坚信作家写作可以超越人工智能的原因。”

  未来十年,AI会是如何一种景象?

  对于人类来说,十年不是太长,但是对AI来讲已经可以频繁迭代,十年后人工智能会对人类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作家们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陈楸帆以《AI未来进行式》这本书为例,认为未来AI将全方位渗入生活,同时带来挑战和机遇。

  王威廉认为,接下来的十年,AI会超出人类发展预期, “因为AI,未来可能会面临失业潮,在未来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人要找到为什么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未来的精神危机会非常严重。”

  陈崇正认为,人有近虑必有远忧人类远程焦虑是普遍存在的,随着科技的发展,肉体上、精神上必然会感受到压力。“我觉得十年以后,人工智能可能跟我们的身体关系越来越紧密,同时这是一种制约,所有人的生活会变得更为透明。当一个人慢慢跟机器结合,我们会更渴望回到一种田园牧歌的、回到古典的生活方式,这会成为一种梦想。”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编辑:周存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