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印发了《博物馆运行评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博物馆运行评估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办法”规定,凡取得相应等级三年以上的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须依照本办法参加运行评估;无故不参加运行评估的,按自动放弃相应博物馆等级处理。而评估标准中,除大家比较熟悉的藏品、展览、讲解等项目外,对博物馆的公众服务、对外传播、文创开发、数字建设等方面的要求也非常详尽,部分方面的要求比之前有所提升。
如在数字传播方面,强调加强与融媒体合作,创新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和服务,发展云展览、云讲解、云教育(云课程)、短视频、高清直播、虚拟展厅、沉浸式体验等,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具体考察内容包括在本馆官方网站等渠道开放查询、展示藏品数据信息和高清影像的情况、各类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的情况、代表性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的质量水平等。而在教育活动方面,馆内教育活动、特色教育课程、研学旅行活动、流动博物馆活动等都受到重视,特别是在针对青少年群体上,接待青少年群体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大思政课”等主题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情况,博物馆与当地各类学校联系,签订馆校共建协议,开展博物馆进校园活动的情况,博物馆根据青少年群体认知规律和学校教育教学需求,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等,组织开展各类经常性教育课程、教育活动的质量水平等都将作为重点的考察范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