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周存 通讯员/南越王宣)2023年是广州考古七十周年和南越文王墓发现发掘四十周年,为纪念这一重要时刻,12月25日,南越王博物院特别策划和举办了“探索·实践——南越文王墓发现40周年特展”。
展览主要展示了南越国遗迹发现、保护、利用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先进的保护理念与宝贵经验。展览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展出,将展至2024年2月25日。
该展览以“惊世发现”“万年永保”“推陈出新”和“薪火相传”四大主题,展示了出土文物、资料图片以及多种工具用品,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南越文王墓发现以来走过的40年岁月。
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全景俯瞰图 通讯员供图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南越王博物院陈列展览部副主任史明立介绍,此次特展分为两个展厅,一是发掘保护展厅,二是利用传承展厅,区别于以文物为主要呈现对象的展览,这次展览里还有很多非文物展品,比如当年考古人员用的仪器、设备、资料,观众收藏的门票、博物院的文创产品等,“我们为观众营造一种过去与现在相互交融、对比的氛围,想更多地通过文物给观众传达文物背后的故事。”
史明立表示,南越文王墓距离最初发现已经过去40年,而自己还不到40岁,这次40周年特展对于策划团队来说十分具有挑战性,“我们想以一个现代文博工作者的眼光去看待、呈现这40年的发展,所幸通过大家的努力,达到我们策展的预期。”
发掘与保护
从文物中了解南越国的故事
在展厅的第一部分“惊世发现”讲述了三大南越国遗址发现发掘的过程,以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文王墓发掘巨幅灰度照作为展厅入口两侧墙面背景,使用蒙太奇手法,营造出现代与过去的对比感。
展览现场。
南越文王墓出土前室石门铜辅首。
南越文王墓出土的清石炉与木炭。
南越文王墓出土的珍珠。
南越文王墓出土的陶璧。
展墙呈现出红砂岩的橙红质感,其中南越文王墓以墓室布局为线索,介绍了墓室中不同空间的出土文物和功能特点,这一陈列方式以整体呈现方式展现了南越文王墓的空间布局,让观众得以体会考古工作者发掘南越文王墓时如同“开盲盒”般的过程。第一手考古资料、专家手稿、批复文件等与考古文物互补互证,关于南越国宫署遗址和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的发掘过程也娓娓道来。
“万年永保”讲述了遗址保护、文物保护以及原址建馆展示的历程。
遗址保护上,南越国遗迹自发掘起便通过建造保护棚、构筑排水设施等方式保护遗址本体,目前博物院积极探索“研究型、科技化”的遗址保护新模式,对遗址开展科学细致的维护保养和病害处理工作。
考古人员当年用过的考古仪器。
文物保护上,博物院通过监测、控制文物保存环境,延缓文物因自然蜕变引起的损坏,建立环境监测系统,使院藏文物的保护从传统“抢救性”保护向现代“预防性”保护转变。
史明立表示,展览中首次展示了一些珍贵文物,如未经除锈处理的铜镜、盛放枣的铜壶和枣核、内有范土的鸮足铜烤炉以及珍贵的漆卮等,维持原始出土状态与经过精心修复的不同文物互相映衬,体现了文物修复工作的细致入微。
在展厅一角,静静摆放着几千年前的铜壶和枣核,铜壶在古代是珍贵的器皿,枣是北方生产的植物,南方不易成活,为什么在下葬的时候要放入装满枣的铜壶?史明立解释,有学者提出,南越文王赵佗祖籍河北,或是怀念家乡的味道,“除了这个,我们的馆里还有几条关于枣的记载,我们想将这些资料串联起来,给观众讲一个故事——南越王为什么喜欢吃枣?让观众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南越文王墓出土的铜壶与壶内枣核。
漆卮。
该部分还讲述了遗址建馆的历程,1983年南越文王墓发掘后,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墓室进行永久性保护,并在原址兴建博物馆,历经馆名变迁、主体陈列数度深化改陈和两馆合并,依托南越文王墓、南越国宫署遗址建立的南越王博物院是国内知名的大型考古遗址博物馆,既是原址原状保护、研究、展示南越国遗迹的专题博物馆,也是文化景观、自然环境、考古遗迹和博物馆有机结合的场域空间。
活化利用与传承创新
促进广州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推陈出新”呈现了博物馆成立以来在业务上活化利用的成果,可细分为公共服务、宣传文创和陈列展览等内容。公共服务上,博物院始终坚持公众为本、服务为先,在门票惠民以及讲解服务上不断精进努力,结合数字化发展实现了信息化和人性化的购票和导览等服务举措,“南越玩国”儿童活动区、“南越工坊”“探越学堂”教育品牌以及近年来推出的“大遗址·小学堂”“博物馆奇妙夜”等教育活动具有良好口碑和社会评价,此外志愿者工作和教育读物出版也展现了博物院的社会教育功能。
南越王博物院文创产品。
宣传文创上,历年来,权威媒体对南越国遗迹和出土文物予以了高度关注,博物院也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形成了“两微一网、多平台并进”的新媒体矩阵,并在国内博物馆中率先开展以宣传为导向的文创工作新理念,不断加强重点文物、展览相关文创的开发设计,近年来推出的“有凤来仪”系列、“祥瑞佑宁——南越国守护神”系列等文创产品收获好评、屡获佳绩。
展览现场。
陈列展览上,在多年实践中南越王博物院探索出了优势互补的固定陈列展览体系、定位准确的临时展览体系、影响多元的外展体系,其中,遗址展示采用数字化展示方式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依托遗址和文物的基本陈列呈现了考古遗址博物馆的特点和优势,临时展览结合自身特点,重点举办考古发现、文化遗产等主题展览,同时着力打造“南越文化”外展品牌,拓宽了南越文化传播的受众面。
“吃水不忘挖井人。”第四部分“薪火相传”通过讲述考古人、文博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与博物馆的故事,展现了四十年间他们为南越国遗迹的保护、利用、研究所贡献的重要力量。
为呈现考古工作者的真实工作,展览打造了一个沉浸式体验空间,向公众展示了麦英豪和黄展岳的书桌以及办公用品、书籍和工具,还设置了捐赠瓷枕专柜,展示了杨永德伉俪为广州文博事业作出的贡献。
展览现场。
沉浸式与数字化
多样技术展示博物院运营细节
本次展览是广州考古七十周年、南越文王墓发现发掘四十周年的特别策划,区别于以文物为主要呈现对象的展览,本次展览风格鲜明、展品多样,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互动,是博物院对外展示四十周年历程的诚意创新之作。
展览现场。
在空间营造上,展览倾力营造沉浸式观展体验:序厅以“40”雕塑切题,雕塑周围以一圈老照片呈现了40年来的重要瞬间,环绕一圈,展示了从1983年至2023年的老照片,步入展厅,过道上以发光字体呈现重要时间节点和事项,令人仿佛重走40年历程。在第一部分的遗址介绍中,以不规则四边形展示墓室功能区域,令人有种沉浸式体验考古发掘之感;第二部分“万年永宝”化身“科技考古实验室”,科技风满满,面对遗址保护和文物保护难题,现代科学技术提供了多样化的答案和尝试;在“推陈出新”中,光带和全息屏幕营造出“南越雅集”的空间,观众步入这一区域,仿若置身文创商店;展览最后,两位考古学者的书桌,更是让人对考古人的奋斗精神感同身受。
在互动体验上,展览利用信息化技术打造了多处互动装置:展览开始处,设置了发掘故事多媒体互动,观众通过轻触屏幕,可进入三处南越国遗迹的考古现场,感受不同考古发现带来的惊喜;在铜烤炉的独立展柜背面,一处透明屏正在播放遗址保护和藏品管理等负责人讲述的南越故事;在“南越雅集”两侧的全息投影屏幕展现了多件南越珍宝的三维图案和虚拟讲述人“小羽”跳舞场景;观展结束后,观众们可以站在“探越魔镜”前,拍下与文物的合影,合影投屏至一旁的“发光树”,预示着南越文化的生生不息……通过多处互动装置,为观众营造一个休闲化、数字化的观展空间。
展览展品。
本次展览是由全体考古人、文博人一同书写记录的,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博物院的工作成果和业务细节。本次展览策展团队由不同业务部门抽调人员一同组成,分工协作、各抒己见,以自身的业务经验和成果为展览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此外,由于部分展品为文创、书籍和资料性文件,为加强业务工作交流,策展团队和志愿者团队均抽调人员协助布展,高质量完成布展工作,也与展览旨在体现的探索和实践过程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