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4月25日广州开讲,探秘“南海I号”与海上丝绸之路

2024-04-17 15:34 来源:南方网 朱绮琳

  4月25日下午,岭南文化新讲第24讲“大航海:‘南海Ⅰ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将在楠枫书院举办。

  主讲嘉宾是复旦大学二级研究员、《“南海Ⅰ号”船说:从中国水下考古看海上丝绸之路》作者魏峻;对谈嘉宾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二级研究员、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会长、《海洋史研究》主编李庆新;研究员、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副院长崔勇;广州海事博物馆党支部书记、研究员王芳为活动主持。

贾躭记载的“广州通海夷道”航路示意图(据孙光圻《中国古代航海史》)

  海上丝绸之路,即公元前3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之间,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北岸、西岸古代国家与地区(16世纪之后扩展至欧美地区)的海洋交流通道。沿此通道的政体和族群除了进行丝绸、陶瓷、香料、金属制品等货物的长期贸易之外,还在文化、科技、宗教和人员等方面进行频繁的交流与融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宋王朝立国之初,统治集团就注意到了海洋贸易的重要性。971年6月,宋军攻克割据岭南的南汉政权都城广州后仅4个月,就在此设置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的海洋商贸管理机构——市舶司。神宗年间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海商法——《元丰广州市舶条法》。

  此外,两宋还特别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对外国商人予以充分尊重。宋王朝的手工业生产能力强大,为海洋贸易持续提供商货供给,且不断开辟新航线,扩大海洋商贸的朋友圈。诸多因素,造就了“百舸争流千帆竞,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

《广州重修天庆观记》碑拓

  1987年,“南海Ⅰ号”在广东下川岛海域被发现,于2007年整体打捞出水。“南海Ⅰ号”大概于1183年启航,以近18万件(套)的文物遗存实证了宋代海上丝绸贸易的辉煌,并为还原两宋时期的造船史、航海史、物产史、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史打开了一枚难得的“时间胶囊”。“南海Ⅰ号”的成功打捞及创新发掘,为世界水下考古提供了全新技术范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重要探索。

德化窑青白釉印花四系罐套装喇叭口瓶

花卉纹带插销金镯

  有专家认为,分布在“南海Ⅰ号”第9号舱和第10号舱中的装淡水或美酒的酱釉大罐,明显产自佛山的宋代窑口。不排除最后装船的铁器也产自佛山。

  讲座专家将从中国水下考古、海洋交运史、文化遗产与文博研究等不同领域,揭晓“南海Ⅰ号”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谜题。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朱绮琳

编辑:周存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