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越王铜印什么样?来南越王博物院,看南越国历史专题陈列展

南越王宫博物院上新南越国历史专题陈列展

2023-05-18 22:20 来源:南方网 周存

  南方网讯(记者/周存 通讯员/南越王宣)古琴金钟,轻摇起舞,古老的文物与灵动的音符联动,奏出了令人难忘的美妙乐章。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伴随着浓郁的古韵琴风,“秦汉南疆——南越国历史专题陈列”展览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正式拉开帷幕。

  建院后首个基本陈列

  补足南越国整体历史面貌

  本展览是南越王博物院建院后首个基本陈列,共展出200余件(套)精品文物,本次南越王博物院的策展人李秋晨介绍,本次展览站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视角,通过展示广东、广西地区秦汉时期(尤其是西汉南越国时期)遗址和墓葬的出土文物及考古发掘材料,结合史籍相关记载,带领观众见证岭南地区逐步发展、并最终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

  据了解,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原有基本陈列“南越藏珍——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文物陈列”,以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南越文王赵眜墓的出土文物为核心,按器物的材质、类型、功用等予以展示,但对西汉南越国整体历史面貌的叙述相对不足,故而新增“秦汉南疆——南越国历史专题陈列”作为王墓展区的基本陈列,以期搭建历史框架对南越国的历史背景进行全面系统的描述。

  在展厅中的玻璃展柜里,两枚拇指大小的印章分别静静地摆放其中,它们是“赵佗”铜印和“南越中大夫”铜印。策展人告诉记者,这两枚铜印都是从上海博物馆借来,将在南越王博物院进行为期半年的展览。“赵佗”铜印属于私印,“南越中大夫”铜印为朝廷所颁,这些印章也印证了当时南越国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

  除了印章,展览中还有许多带有“番禺”字样的铜器,比如铜鼎、铜盉、铜枋。根据历史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初并天下。为进一步完成统一大业,公元前219年,秦发兵岭南,于公元前214年征服岭南后设桂林、南海、象郡三郡,以番禺(今广州)为南海郡治,开启中央王朝对岭南的首次经略。“观众以前观展的时候可能忽略一些小细节,这次我们将带有‘番禺’字样的铜器放在一起,让大家对南越国的中心区域有更加明显的认识。”策展人李秋晨说。

  四大单元梳理南越国历史脉络

  感受秦汉南疆万里同风

  “秦汉南疆——南越国历史专题陈列”通过展示各类精品文物和最新考古研究成果,从中华文明的塑造构建、基因传承、融汇交流等角度,在秦汉时期统一盛世的视野之下展示岭南地区辉煌的古代历史文化面貌与特色,呈现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家国一体的政治文化格局。展览分“百越之地”“秦定岭南”“守疆营土”“万里同风”四个单元。

  “百越之地”,通过展示两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现,概述先秦岭南的区域面貌、族群构成及基本的社会发展状况。早在史前时期,岭南就已经与中原及周边地区发生了一定的交往和联系。

  “秦定岭南”,讲述秦始皇征服岭南并设立郡县,使岭南首次被纳入中央王朝政治版图,促进了本土社会经济的发展、汉越民族的融合以及海外交通线的开辟,翻开了岭南大规模开发的篇章。

  “守疆营土”,重点讲述秦朝末期,赵佗为保岭南地区的安定和人民的安宁建立南越国。历代南越统治者的积极经营,使得岭南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融合和海外交流等各方面取得跨越式的大发展,为南越文化、岭南文化最终融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做出重大历史贡献。

  “万里同风”,介绍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将岭南地区正式纳入汉朝郡县的版图。此后岭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与中央王朝渐趋融合,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展览开幕的当天,“古风新韵,南越阙歌”文物音乐会暨“穿越古今”系列宣传季启动仪式也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举行。在文物音乐会上,星海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音乐剧教师卢雅斐、声乐歌剧系女中音倪雨琳,带来《幽兰操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令人耳目一新的古诗词编创歌曲。中国首席爵士歌后王璁还携《青玉案·元夕》《客途秋恨》《小重山》等曲目压轴登场,与观众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碰撞。据了解,南越王博物院还将于6月份在广州大剧院展出以“华夏古乐”为主题的流动展。

  展览现场

  反映南越国社会生活的代表性文物一览:

“华音宫”铭款器盖残片南越国二号宫殿基址出土南越王博物院藏。

“华音宫”铭款器盖残片南越国二号宫殿基址出土南越王博物院藏。

  “华音宫”铭款器盖残片,“华音宫”未见于史籍记载,应是南越国自主设置的宫殿。其宫殿名或与陆贾出使南越、修复汉越关系、为南越王赵佗带来了中原故事——“华夏之音”有关。其命名寄托了南越王赵佗对中原故土的思念之情。

银盒南越文王墓出土 南越王博物院藏。

银盒南越文王墓出土 南越王博物院藏。

  银盒,盖与身相合呈扁球形,相合处上下缘各饰一匝穗状纹带,表面有薄的鎏金。盖身与盒身的外周有对向交错的凸瓣,以模子锤鍱而成。盖面上有银焊的3个小凸榫,底部附加一个鎏金的铜圈足,盖面、器底均刻有铭文。此银盒的造型与纹饰与汉代及以前中国容器的传统风格迥异,是用锤鍱法在金属器上压印出凸瓣纹。这种金属加工技法在古波斯阿契米德王朝时兴盛起来。

人操蛇铜托座南越文王墓出土 南越王博物院藏

人操蛇铜托座南越文王墓出土 南越王博物院藏。

  人操蛇铜托座,漆木屏风右下角折叠构件。下半部跪坐的俑双目圆瞪,眼珠外突,鼻短且高,口衔两头蛇。俑体矮胖,上身着短袖右衽上衣,下身着露膝短裤。跣足,跪坐,两手各操一蛇,两腿也各夹一蛇,四蛇相互交缠,向左右延伸。

错金铭文铜虎节南越文王墓出土 南越王博物院藏。

错金铭文铜虎节南越文王墓出土 南越王博物院藏。

  错金铭文铜虎节,用扁平铜板铸成一只蹲踞状的老虎,虎口大张、露齿、弓腰,虎尾上卷成“8”字形,姿态生动威猛。虎的毛斑铸出弯叶形浅凹槽,贴以金箔片,双面共用60片,虎眼、虎耳均以细金片勾勒。虎节正面有错金铭文“王命=车驲”。节,是古代外交或驿传的信物,具有关口通行、驿站食宿等用途。

  部分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编辑:郭昊奇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