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讲好能让普通人共情的中国故事——电影大咖共话创作高质量与多元化

2024-04-23 12:07 来源:南方+ 张思毅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策划·主题论坛”第二场创作论坛,围绕“电影创作的高质量与多元化”这一主题,邀请中国香港导演刘伟强、追光动画总裁于洲、张艺谋御用编剧陈宇、电影学者焦雄屏等知名电影人展开讨论。

  在电影大咖们看来,讲好故事永远是保证高质量创作的关键。去年12月底上映的影片《年会不能停》引起众多“打工人”共鸣,连续五周获得全国票房冠军,最终累计票房达到12.92亿元,豆瓣评分也达到8.1分。

  《年会不能停》导演、编剧董润年在论坛上表示,一开始并没想到影片能收到这么好的反馈。他分析,《年会不能停》的成功关键在于找到和普通人的链接,该片的剧本创作历经五年时间,期间编剧团队不断采访、获得新的案例,最终形成了一个能激发观众共鸣的故事。

  近年来执导《建军大业》《中国机长》《中国医生》等多部主旋律大片的中国香港知名导演刘伟强在本届北影节上带来了新片——喜剧生活片《水饺皇后》。影片根据湾仔码头创始人、素有“水饺皇后”之称的臧健和女士的真实故事改编,由马丽担纲主演。

  刘伟强表示,自己最近拍了很多高预算的电影,反而想尝试去讲一个温情的故事,此时恰好遇到了《水饺皇后》的剧本。“我一听到这个故事就觉得很窝心,我想拍给大家看,希望看完能让大家想打个电话给自己的妈妈,说‘妈妈我爱你,想吃你包的饺子了’。”

  波兰著名导演杰茲·斯科利莫夫斯基也认同刘伟强的想法,他认为目前很多高预算的电影,如果把预算分给更多的新锐导演做中小成本故事片,可能会创作出更多打动人心的好故事。这或许将推动电影创作迈向新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论及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电影人认为一是要提升叙事能力,二是要做好与世界观众接轨的准备。

  “电影站在变化的门槛上,过去二十年流行的方法不管用了,我们要走出新路。”董润年认为《长安三万里》就是将中国古典美学与电影艺术进行融合创新的范例。影片采用了诗歌性的叙事,与多年来占据了世界影坛主流地位的好莱坞叙事方式截然不同,更能给观众带来新鲜感。

  《长安三万里》出品方追光动画总裁于洲也分享了影片的运作经验。在他看来,当前中国动画电影的制作工业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什么样的电影才是精品?“我们的内部结论是,拥有很高的艺术高度,并做到商业上的成功,还要产生时代影响力,《长安三万里》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中国台湾电影学者焦雄屏曾推动不少优秀华语电影走进国际电影节展,她认为华语电影要想更好地走向世界,必须克服沟通上的障碍。例如影片的语言、字幕翻译上,要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词句,向当地观众揭示故事的本质和中心思想,才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整个故事。

  黎巴嫩女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的影片《何以为家》2019年在中国内地公映时受到了众多观众喜爱,3.76亿元的累计票房数字相当亮眼。她表示,电影创作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范式,“创作者最主要的是坦诚,要考虑好一部电影到底想呈现什么样的主题。全世界的观众其实内心都是有隐形链接的,只有真诚的作品才能感动全世界”。

编辑:朱绮琳   责任编辑:周存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