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202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在广州开幕。大湾区文投会立足湾区、面向全国、聚焦文化,搭建文化企业与投资机构高效对接的投融资服务平台,推动文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这也是继5月份重磅出台六大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之后,广东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政策深入实施、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构建创新生态闭环的一大突破之举。

投资机构和文化企业的“超级联系人”
本届文投会以“为资金找项目,为项目找资金”为主题,进一步强化优质项目集聚、头部机构邀请、应用场景发布和交易合作对接等功能,打造一站式、低成本交易平台。今年是大湾区文投会第三年举办,大会迎来多维度升级,创新组织“1+8+N”系列活动,即1场主题大会,8场专场投融资路演以及多场配套服务活动,并创新采用了“3+365”的办会模式,力图成为投资机构和文化企业的“超级联系人”。
26日上午的主题大会聚集行业大咖嘉宾、发布重磅成果、评选“大湾区金文投”示范案例,创新推出“创业导师”机制,邀请众多企业家担任参会的文化创新企业的“导师”,“近距离”赋能创新型中小文化企业的成长壮大。
会上发布多个专业报告,由省文促会和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联合发布《2025年度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趋势报告》,国泰海通政策与产业研究院发布《人工智能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发布《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文化产业金融创新服务报告》,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发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数据集征集计划》。
此外,会上还发布了“大湾区金文投”2025年度典型案例,涵盖文化企业、园区以及投资机构三方面。其中10家企业入选“大湾区金文投2025年度推荐文化企业”,9个园区为“大湾区金文投2025年度推荐文化园区”,最终选出24家投资机构为“大湾区金文投2025年度推荐投资机构”。


文投会“磁吸力”逐渐变强
经过2年探索,大湾区文投会对文化、科技、金融三大领域高端要素的“磁吸力”渐强。目前,本届大湾区文投会已累计征集到298个项目,其中来自大湾区的占比为67.11%、长三角占比10.40%、京津冀占比6.38%。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具身智能机器人、AR/VR/MR设备、AIGC内容生产、AI影视技术应用、影视、游戏、微短剧、潮玩、文创等领域,具有创新性强、成长性高的鲜明特征,获得金融机构高度关注。
本届文投会以“1+8+N”系列活动为核心架构,构建全链条产业服务体系。8场专场投融资路演活动将紧密结合今年出台的广东新一轮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六大产业方向,即结合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六大文化产业板块,并进一步聚焦其中细分高成长产业赛道,重点突出文化科技、文化智造、数智创意、文化出海、影视文化、国潮IP等热点文化产业。另外,大湾区文投会还专门设置港澳项目路演专场,将有10个港澳项目在大会上进行路演。
经过层层筛选,今年共有60个优质项目登上路演舞台,较之第一届和第二届文投会都有显著增长。一方面表明大湾区文投会的吸引力增强,越来越多项目报名前来寻求投资;另一方面也表明,文化产业项目对获取金融支持有强大需求。
附:“大湾区金文投”2025年度典型案例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任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