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人们在今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狮子岩发现了距今约13万年的“马坝人”头盖骨化石,作为岭南地区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它的发现震惊了整个考古界。
十几年后,也是在狮子岩地区,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它就是“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石峡遗址。
石峡遗址全景
石峡遗址的发掘
石峡遗址最早发现于1972年冬,当时的曲江县文化馆干部黄志高、刘成德,在石峡梯田中发现了大量的陶片、石器和红烧土,经省博物馆专家鉴定,这些文物属于新石器时代。
石峡遗址旧照
1973至1985年,经过考古专家多次发掘,这一带发现有大量的灰坑、柱洞、灶坑、红烧土、窑址、房址等文化遗存,先后出土各类文化遗物1万多件,包括青铜器、陶器、石器、玉器等,现大多收藏在韶关市曲江区博物馆。
石峡遗址考古发掘旧照
岭南罕见的“四叠层”
石峡遗址面积约3万余平方米,自下而上存在着岭南罕见的“四叠层”,即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青铜时代早中期、青铜时代晚期四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其总体时间跨度为距今约6000年至2500年。
石峡遗址“四叠层”实物模型
石峡遗址第一期文化遗存,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距今大约6000年至5000年。这一期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白陶圈足盘为特征,以素面为主,纹饰多见刻划纹、刺点纹、小圆圈纹。
石峡遗址第二期文化遗存,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距今大约5000年至4000年,被称为“石峡文化”遗存。
石峡遗址出土的文物
石峡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属青铜时代早中期,距今大约4000年至3500年。这期文化的遗迹有大量的红烧土居住面、柱洞,少量灰坑、陶窑,清理墓葬32座。陶器以敞口、高领、折肩或广肩的圜底罐、圈足器、凹底器较为常见,陶器装饰以几何印纹为主,拍印花纹技术娴熟,纹样纤细工整。石器有段锛、梯形锛、三棱镞、戈、刀等。
1986年,这一文化层中出土了一块泥质陶罐的残片,其上部拍印曲折纹,下部拍印有5个人手拉手跳舞的生动场面,从其中一个侧面张口的女子头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她束着长发。这块陶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舞蹈纹陶罐残片
石峡遗址第四期文化遗存,属青铜时代晚期,相当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这一期文化特征是广东境内常见的几何印纹陶器、原始瓷器与小型青铜器共存。
揭开石峡文化的神秘面纱
由于第二期文化遗存考古资料丰富,文化面貌与另三期文化遗存相较明显不同,文化特征突出,所以考古学家将第二期文化遗存单独命名为“石峡文化”。
石峡文化的陶器以三足盘、圈足盘、圜底器为主,三足器特别发达,极少平底器,其中用于炊煮的器类有盘形鼎、釜形鼎、甑、圜底釜等;用于饮食的器物有三足盘、圈足盘、豆、壶、罐等。陶器器表以无装饰为主,少数饰有绳纹、几何印纹等。
石峡文化出土的三足盘
石峡文化的石器种类繁多,有䦆、锛、钺、镞、凿、锥等,其中石铲、长身锛、石䦆器体大,装上短木柄后,可以用来锄地、翻土、松土、砍伐树木、挖掘墓坑。石䦆的形状较为独特,犹如现代的铁镐,这在其它类型的文化遗存中至今没有发现过。
石峡文化出土的石䦆
石峡文化遗存有氏族公共墓地,多数墓坑曾用火烧烤成红烧墓壁,以二次葬居多。随葬品种类多,制作十分精美,有石臂环、石玦、石璜、石笄、石珠、石管、石瑗、石璧、各种佩饰和广东罕见的玉琮。很多装饰品特别是玉琮的形制和组合,与江苏、浙江一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同类器物非常相似,工艺制作水平也不相上下。
石峡文化出土的玉琮
根据考古专家对出土的大型石器以及在灶坑、墓葬中出土的炭化稻米、稻谷等遗物的分析判断,原始农业是石峡文化的基本经济部门,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并已经有人工栽培水稻的生产,这意味着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已彻底改变了原始人类采集野生植物果实、根块的经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氏族人口的增殖,改善了氏族的粮食安全状况。
石峡文化出土的稻谷
通过对专门的氏族墓葬区和大型房址进行分析,学者们普遍认为,石峡遗址是石峡文化的一处中心聚落之一,大型房址可能是氏族议事和活动的场所;从墓葬大小、墓坑深浅、随葬品多少和优劣来看,当时已出现了社会等级、贫富的分化。个别墓葬出土的特制钺和琮,被认为代表了军权和神权,说明了石峡文化是华南地区较早“已跨入文明门槛”的人类文化遗存。
石峡文化时期模拟场景
2001年,石峡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石峡遗址入选国家“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
石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是广东考古工作的重大突破,填补了岭南在秦汉以前古文化的空白,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岭南地区从原始社会到秦汉以前的社会文化的发展找到了一把重要的钥匙。
图文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韶关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韶关市曲江区史志办公室